近日,在微博和各大论坛上流传着这么一个实验:有网友将娃哈哈营养快线倒入一个瓷盘,一夜之后,饮料被阴干,居然只剩下一层白色的胶状物,于是怀疑含有大量食品添加剂。
据了解,营养快线是娃哈哈公司主打的产品之一,此番陷入“乳胶门”事件, 被众多网友所关注。
昨晚,娃哈哈正式回应“乳胶门”事件:包括牛奶在内的含乳饮品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在水分挥干后呈现凝胶态,属于正常现象。产品是安全的。
小编推荐:“澳牛”纯牛奶质量遭质疑 多次保质期内变质
市面上的含乳产品,都会出现“胶状物”
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李言郡说,牛奶及含乳饮品在挥发尽水分后都会通过蛋白质的凝乳形成胶状物。为进一步了解,记者收集了市面上包括牛奶在内的15种含乳饮品和营养快线进行实验比对。记者通过实验发现,这15种产品包含市面上各大乳类产品品牌,种类包含纯牛奶、酸奶等含乳饮品。
结果是,所有实验的样品,包括牛奶,全部在挥发干水分后出现了同样的胶状物。
难道说,市面上包括牛奶在内的所有含乳产品都有问题?
“这明显不可能。” 有关专家对记者说,“含乳饮品最后凝固的主要是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如果一瓶牛奶一经挥发,啥都没了,那样就不会有奶粉了,消费者也不乐意啊,还不如买瓶矿泉水。”
通过实验图片对比,记者发现,牛奶中水分挥发后确实变成了一层“胶状物”,而酸奶干燥后的“胶状物”比牛奶更厚。
对此,记者联系了浙江大学食品与生物学院副院长叶兴乾教授。
“网上关于营养快线的实验我也看了,这本来就是个自然现象,例如豆腐皮、酸奶、肉冻等都是利用蛋白质的凝胶性能制造出来的,其他含牛奶的产品也肯定如此。” 叶兴乾表示,含乳饮料中出现蛋白的乳胶物质这根本不值得质疑,网友的这种传播,容易让乳产品被消费者所误解,造成人心恐慌。
记者查阅了一些资料,例如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对生乳的要求就必须100g的产品中蛋白质≥2.8g,脂肪≥3.1g,非脂乳固体≥8.1g等,这些都可能在某种条件下凝聚形成白色“胶状物”。
- 1. 娃哈哈回应乳胶门:含乳产品都会出现胶状物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