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曝光台 > 防护措施不严格 超市自制熟食卫生堪忧

防护措施不严格 超市自制熟食卫生堪忧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1-03-22来源:食品科技网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卤肉、烤鸭、凉拌菜……这些美味的熟食在超市里很容易就能买到,也为一些图省事的居民省去不少麻烦。然而,近日有不少市民致电本报党报热线83751111反映,超市内的熟食区大多缺乏严格的卫生防护措施,卫生状况令人担忧。

卤肉、烤鸭、凉拌菜……这些美味的熟食在超市里很容易就能买到,也为一些图省事的居民省去不少麻烦。然而,近日有不少市民致电本报党报热线83751111反映,超市内的熟食区大多缺乏严格的卫生防护措施,卫生状况令人担忧。

标签内容有待完善

市民陈先生每次在超市购买熟食时都会查看包装上的标签。细心的陈先生发现,单从标签来看,超市售卖的熟食都是当天生产的,陈先生对此颇为怀疑。他说:“生产日期是超市标的,到底是不是当天生产的,我们无从知晓。”

陈先生说,有时他吃过晚饭到超市采购,发现待售的熟食还有很多。“超市会不会销售前些天的存货?”陈先生对此有些担心。

在永辉超市黎明店,记者询问超市销售人员熟食是否新鲜时,工作人员均答复熟食是当日制作的。记者问及未售完的食品如何处理时,工作人员回答说,每天晚些时候这些熟食都会降价处理,一般都能售罄。当记者追问未售完的熟食怎么办时,销售人员未给记者明确答复。

在某超市糕点区,记者随手拿起一袋面包。在商品标签上,只标明了商品的名称、重量、包装日期和价格,相关的配料和添加剂没有标明。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后得知,多项国家标准都对食品的包装、标识等有明确要求。如《食品标识管理规定》指出,食品标识应当标注食品的配料清单。在食品中直接使用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的,应当在配料清单食品添加剂项下标注具体名称;使用其他食品添加剂的,可以标注具体名称、种类或者代码。很显然,超市自制食品标签“缩水”不符合相关规定。

熟食敞开“裸卖”

记者7日走访榕城多家超市发现,虽然大多数超市都要求自制食品经营者实行封闭式销售管理,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销售人员并未严格遵循这一规定,不少熟食柜台“门户洞开”,顾客“触手可及”。

在市教院附中附近一家超市,记者看到,熟食柜台面向顾客的一面是敞开的,没有任何网罩和防尘设施。一些烤熟的鸡翅摆在台面上销售,连包装的过程都由消费者自己操作。在凉拌菜的销售柜台附近,各种凉拌用的调料露天放置在过道旁边。一个小女孩正拿着勺子翻搅调料,一旁的服务员对此熟视无睹。

在宝龙城市广场附近的一家大型超市里,熟食区离生鲜区很近,站在熟食区可以闻到各种生鲜食品的腥味,这些即食的熟食饱受了腥味的“熏陶”。

记者看到,熟食区销售人员将口罩兜在下巴上,口罩的防护作用形同虚设。

标准缺失 凸显监管难题

据了解,在超市自制食品管理方面,可供借鉴的管理规范有卫生部颁发的《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和商务部制定的《超市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但二者均属行业管理,并非行政管理。

根据《超市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制作好的凉菜应在4小时内销售完毕,并用明确指示牌告诉消费选购后尽快食用。采访中记者发现,多数凉菜销售人员对此规定并不知晓。

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要求数百种食品必须取得生产许可证、加贴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QS”,但这一规定并未将超市食品纳入监管范围。在采访中不少市民呼吁,对于经常摆上市民餐桌的超市熟食来说,健全的监管标准少不了。卫生防疫部门也提醒,市民在选购熟食时,应尽量选择标签齐全的食品,买回家后最好能进行再加工,确保食品安全。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本文关键词: 超市 熟食 卫生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