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6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要求“开展学校食堂和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对北京部分学校走访发现,大学周边的食品摊贩卫生问题较多,中小学校附近超市的零食存在过期食品等安全隐患,但多数中小学生买零食时“从来不看生产日期”。专家表示,在强化监管的同时,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还有待提高。
国家将开展学校食堂和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专家:需强化监管 提高学生食品安全意识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6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要求“开展学校食堂和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记者从北京市城管某执法人员处获悉,城管加大了对流动摊贩的打击力度,公安、交通、城管、治安的探头已经连网,监管手段也非常齐全,主要清查无证经营者。该执法人员说,在他所负责区域的学校周边几乎没有流动摊贩。
在执法标准和监管方面,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16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要求,“从健全法规标准入手”,加快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制度,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专业性和系统性。研究制定关于完善统一权威食品药品监管体制的意见。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调查分析师郑宣东认为,在强化监管的同时,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还有待提高。他说,“日本在这方面做得不错,有些中小学设有专门的食品课,孩子可以学到更多有关食品安全的知识。”
沈岿指出,《食品安全法》在内容上比较严格,关键还是要加强执行。当然,还要考虑中国的现实情况,第一是人口多,第二是小摊贩大量存在,消费者在提高食品安全方面可以有期待,但彻底改善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本文导航
- 4. 专家:需强化监管 提高学生食品安全意识
- 5. 河南彻查校园食品安全 杜绝事故发生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