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表示,80%的患者拥向只有10%医生的三甲医院,三甲医院的医生有三倍的工作量,平均两名医生需要服务1000名患者,90%的医患对现状不满意。在医疗控费的大背景下,为了缓解医疗资源布局不合理,而且优质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分级诊疗是未来政策和市场的都要共同推动的举措。为此,国务院在2015年推出了多项政策来推动分级诊疗的实施。
目前,我国已经有28个省份1000多个县市区开展了分级诊疗试点,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是深化医改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在政策面的指引下,各地都纷纷跟进,而一些互联网公司也开始试图参与这一可能的市场变革。但是,在中国线下医疗体系面临的是一个极为复杂而难以在短期内撼动的市场,以轻问诊模式去推重服务势必只能成为画饼而已。
医师多点执业是推动分级诊疗的关键
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朱恒鹏认为,看病难、看病贵是中国特有的问题。没有形成分级诊疗体系,三级医院上下游通吃,严重的医患错配是问题的根源。如何打破医改困局,朱恒鹏认为通过削减大医院床位、取消门诊为分级诊疗开路的做法并不可取,“创新”才有可能,医改的真正突破口是开放医生多点执业。
“颠覆医疗”曾经是移动医疗企业的豪言壮语,在互联网思维下指导,医生如何能真正实现多点执业,是推动分级诊疗的关键。医生的自由执业确实能打破当前的体制,使得部分有经营能力的医生进入基础医疗领域。如何要盘活医师资源,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去引导医师“多点执业”,打开束缚医生的“笼子”,给医生“松绑”,最大程度地实现医生的个人价值是贴心医生等众多互联网医疗APP想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很多人之所以选择三级医院作为看病的首选,根本原因就是对基层医生的不信任,特别是在基层医生误诊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除了提高基层医生的医疗水平,并借助互联网降低误诊率,提高医患信任刻不容缓。贴心医生通过移动医疗APP为责任医生提供专家团队的支撑,并提供医疗资源和转诊会诊的绿色通道,实现医患间的精准撮合,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医师多点执业的推行,促进分级诊疗的切实落地。
精准撮合着眼解决医患信任的根源性问题
贴心医生致力于将互联网所具备的快速、开放、透明、分享的特质引入医疗,最大的作用就是提升、优化有限的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让好医生复制出更多的好医生,让好医生的知识得到更大的传播,让好医生们看他们该看的病,甚至让好医生更快速地诊疗病人而且成本更低,帮助医生更有效地服务于病人。贴心医生从三个方面进行撮合,疏通医疗服务链条,实现医疗资源的精确配置:
一, 组医生平台,建立各层医生的上下链接体系,依托于移动互联网平台,能建立起医生个人的医脉圈。在贴心医生平台上,基层医生可以从平台上认识大专家,获得学术上的、技术上的指导,可以提升眼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个人职业发展添砖加瓦。对于基层医生实在没有办法解决的疑难杂症,这个团队内部的转诊机制是畅通的。此外,大医生大专家能利用碎片化时间,看对症病人,越大专家越需要对症病人,而更多时间则腾出来带团队,积累典型医疗案例,提升学科建设,包括做联合的科研。通过这种“拉帮带”的形式,同学科的协作交流构建起来的医生社群,不仅能有利于医生职业能力水平的全面提升,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更容易建立信任感。
二,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首先,通过贴心医生这个平台,把大专家的经验传递给、传承到基层医生里面。分级诊疗,是要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实现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贴心医生APP把分级诊疗这个模式在互联网上跨区域跨医院规模化,通过“基层医生转诊”+“专家精确分诊”的医生间专业沟通,构建精准匹配的转诊就医格局。中国老百姓有个习惯,当你认可一个大专家的时候,他也容易认可专家团队推荐的医生,这也提高了老百姓对基层医生的信任度。
三, 基层资源的充分发挥,对于慢病或者术后需要康复的人群,这类人群有长期的康复需求,即使再到大医院就诊也频次有限。在熟识的贴心医生平台大医生的指导下,这样对于老百姓来说,你看的医生是有强大的专业组织来支持,有助于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感,从而,一个合理的基础医疗服务点可以很好的满足这类康复需求,从各类宣教到具体的康复和护理服务,都可以由基层的医护人员来完成。
医疗生态的未来展望:以全面健康管理为核心的就医新模式
众所周知,分级诊疗是目前中国医改的最大难点之一,但这一难点又与其他难点纠缠在一起最终制约了其本身的改革。因此,分级诊疗只是医疗系统性改革中的一部分,如果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比如说,中国的支付制度是以诊疗为核心的,而不是以全面的健康管理为核心,这就注定了基层整体的功能是被长期弱化的。疾病的预防和康复是不被纳入支付体系的,这也就是意味着基础医疗体系是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与大医院进行竞争。而且,由于医疗服务的价格被常年压低,各个层级之间的价差非常小,无法通过支付手段来引导病人在基层首诊。
在基础医疗的发展中,互联网技术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在实施健康管理的过程中,借助技术手段对病人进行健康追踪和康复咨询等,能够有效的填补原先在两次就诊之间留下的巨大空白,从而提升疗效,吸引病人回流基层。
贴心医生等移动医疗平台的出现,将在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发展医疗行业,实现各个行业协同发展等方面有所突破,把“少得病、不得病、早发现、早治疗”作为“健康中国”的首选,建立起全民全面健康管理的医疗观念,从而促进更合理的医疗资源配置、更高效的就医体验、更和谐的医患互动关系以及更有质量的医疗服务,从根本上改变民众的就医模式。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