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医药广角 > 医生的同情心易被号贩子利用临时"加号"该不该取消

医生的同情心易被号贩子利用临时"加号"该不该取消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5-08-04来源:北京青年报浏览: 编辑:263h
编者按】医生到底该不该加号?加不加号到底谁说了算?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加号虽然是由医生酌情掌握的潜规则,却也早已成为医院、医生、患者三方都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旦确认加号成功,号贩子便催促患者交钱,虽然也有很多患者表示疑虑,但号贩子则表示一定成功放心给钱就是了,画面正中为号贩子

一楼挂号完毕后,位于诊室门口其他号贩子则表示需要和医生确认加号事项,如果加号成功便可交钱,其他时间他们会在楼梯口守株待兔招揽生意,如果有患者露出买号的意思,他们便自信满满地表示可以轻松搞到专家号,画面右侧二人为号贩子

不久前,朝阳医院的一名皮肤科医生因拒绝现场“加号”被患者打伤引发诸多关注。一边是患者抱怨挂号难,一边是医生忙得苦不堪言,还有一些医生在网上呼吁取消现场“加号”。

医生到底该不该“加号”?加不加号到底谁说了算?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加号”虽然是由医生酌情掌握的“潜规则”,却也早已成为医院、医生、患者三方都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现状

“加号”几乎出现在所有科室

所谓“加号”,是指在完成当天放号患者治疗的基础上,通过占用医生的休息时间,延长工作时间,尽量满足患者的就诊需要而增加的挂号。

对于本市一些知名医院的医生来说,“加号”对象的选择也并非来者不拒。“一般我们会优先考虑急危重症、外地患者和复诊的老患者。”本市一家三甲医院心外科主治医师吕伟(化名)说。

除了耽误不得的急危重症,由于北京的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大量外地患者前来求医,医生也常会遇到外地患者的恳求。特别是在类似儿科、妇产科这些重点科室。“有的外地患者直接拖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守在诊室门外一整天,哭着求医生能给加一个号,情绪激动时下跪的都有,尽管已经看了一天病,但许多医生心一软就答应了。”吕伟说。

一个“加号”不仅意味着主治医师需要多工作几分钟,相关的护士、检查、收费、取药等一连串岗位都将发生连锁影响,可能会造成一条线上的工作人员都不能准点下班。“即使自己愿意,也不会忍心让这么多的人都陪着一起加班。”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各大医院,一般的加号方式是靠医生的手写“号单”,通常写上“请加号”的字样,配上签名、名戳、写上日期。患者拿着这张“加号”单到挂号处,由挂号的工作人员将其加在当天就诊的患者后,排队就诊。最初,这样的“加号”只出现在挂号负担比较重的耳鼻喉科、消化科、皮肤科等热门科室,而随着就诊压力的加大,现在这样的“加号”几乎出现在所有的科室。

在本市一家三甲医院的超声科特需门诊,原本正常在40个号左右的数量,每天都会“加号”到70个左右,翻了几乎一倍。每天晚上,医生和相关工作人员最少也要延长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才能下班。

探访

“不加号”科室也难拒“加号”

对于“加号”的问题,本市各大医院的医生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北青报记者近日探访时发现,不少医生已经在诊室外贴上了不加号的提示,但也有一些医生无法拒绝各种“加号”的需求。

在北医三院一个门诊量较大的科室,早上8点多,诊室外就有100多号人等待就医。每一个诊室的门上都贴有“不加号”的公告。在这个时间段,除了与医生预约过的患者,护士明确拒绝其他人的加号要求。但到上午10点左右,随着就诊完毕的患者陆续离开,护士则允许记者前去诊室与医生商量。

此时已有两位患者在等待加号。其中一位是50岁的刘先生,他称自己问题比较严重,已到了四肢行动不便的程度,他与医生沟通后,医生为他加了一个专家号,而另一位年轻患者则被拒绝了。

这名医生当天上午原定有20个号,到此时已经加到了30多号。负责维持该诊室就医秩序的保安人员表示,他们的职责是必须要保证医生能够不受打扰地把正常挂号的病人看完,才能允许没能挂上号的患者进门询问。

同一天,在安贞医院二楼的专家号挂号大厅内,一块红色显示屏实时滚动显示着挂号情况,内容包括“已挂”和“总号量”。而其中许多科室“已挂”的数量都超过了“总号量”。

挂号窗口工作人员解释说,“总号量”是原本安排的挂号数量,“已挂”是实际挂号数量,“多出来的就是加号。”北青报记者采访时看到,到中午12点,上午出诊的专家几乎人人都有加号,最多的甚至有20个。

医生

“人情号”负担重

安贞医院皮肤科的戴医生说:“加不加号这事,全在医生自己掌握,就医生个人来说,大多都不喜欢办理加号,因为原本的工作量就已经很大了,有时候真没力气再看更多(患者)了。但是有些人确实有特殊情况,或者真的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所以我们如果还能挤得出时间,就会给他们加号。”

除了一些需要“照顾”的人群,来自领导安排、关系单位、亲朋好友的“人情号”对医护人员来说也并不陌生。“越是知名的大专家,这种‘人情号’的负担越重,最多的时候可以占到‘加号’数量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吕伟表示。

调查

医生的同情心易被号贩子利用

就在因拒绝加号而发生伤医事件的同时,号贩子却早已把黑手伸了过去。挂号实名制和预约挂号制度全面实施后,有效遏制了号贩子的行为,他们转而更多地将“黑手”伸向了“医生说了算”的加号领域,医生的同情心往往也被他们利用。

7月1日,北青报记者来到同仁医院西区一层挂号处,此时无论是普通号还是专家号均已挂满。一名守在挂号处的中年女子立即上前“搭讪”,小声问是否需要专家号。随后,在医院二楼耳科处,该女子将记者介绍给另一名男子,让其带着记者去办理加号。“加上以后你再给我钱就行,保证你看上。”

该男子表示,记者除了支付正规的挂号费外,还需要支付他们的“服务费”。“耳科普通号是200元,专家号是300元。”

在耳科某专家诊室门前,该男子嘱咐记者,如果有人问起身份就说是他的朋友。

随即该男子进入诊室恳求医生,称朋友(记者)等了一天,也没挂上号,求医生给加号。当时那位医生处仍有不少患者在排队,于是拒绝了加号要求。该男子转而对记者称:“今天实在加不上了,可以明天早点来。”

号贩子“求加号”的手段花招迭出,逼得一些医生锻炼得“火眼金睛”。微博名为“泽之老万”曾写过一组医生与号贩子“斗智斗勇”的故事:某女手提拉杆箱打断正在接诊大夫:“大夫,求你给我加个号吧,我刚下火车……”“不加,请您出去”“求您了,我从外地来的……”“不加,请您出去”——不是大夫无同情心,实在是因为病人太多看不完。更重要的是,该女子的拉杆箱轻飘飘,根本不是赶远路就诊的,号贩子的道具花样翻新了。

“泽之老万”是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万希润教授,他一直在微博上倡导预约挂号。不过协和医院的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余可谊却干过另一件事。有一次余可谊出门诊,发现了一件怪事——要求加号的人很多,但很多挂上号的人却没来。后来有患者跟他诉苦,说余可谊的15个号中有9个都被号贩子挂走了。原本5元的号,倒手就卖到100元。余可谊觉得过分,便一口气加了17个号,半天时间总共看了26位患者。“打击了一下号贩子,我自己也累得够呛。”

更多的医生则分辨不出哪些是“装可怜”的号贩子,哪些才是真正要看病的人。朝阳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郭兮恒就表示自己看不出来,原因是:“出诊的时候太忙了,真没有精力去挨个分辨。”

本文导航
  • 1. 医生的同情心易被号贩子利用临时"加号"该不该取消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本文关键词: 挂号 号贩子 加号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