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奇闻趣事 > 中国“1.5线城市”正在崛起

中国“1.5线城市”正在崛起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2-03-23来源:羊城晚报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一线城市深圳的增长动力有所丧失,正被处于1.5线城市迫近,其他珠三角城市如东莞珠海的发展速度也非常有限。仲量联行昨天发布最新研究报告《中国新兴城市50强》指出,由于二、三线城市的增长速度快于一线城市,中国房地产巿场活动的天平正向中国新兴城市50强倾斜。

“一线城市深圳的增长动力有所丧失,正被处于1.5线城市迫近,其他珠三角城市如东莞珠海的发展速度也非常有限。”仲量联行昨天发布最新研究报告《中国新兴城市50强》指出,由于二、三线城市的增长速度快于一线城市,中国房地产巿场活动的天平正向中国新兴城市50强倾斜。

1.5线城市在崛起

仲量联行在中国大陆甄选出50个拥有大量商业地产发展机遇的二、三线城市,指出这50强在接下来的十年将占到全球经济增长的12%。这是一个规模达到2.9万亿美元(GDP购买力平价)的经济体,若将其视为一个单一实体,它将是全球第五大经济体。

报告认为,新的城市体系正在成形。9个城市(成都、重庆、大连、杭州、南京、沈阳、苏州、天津和武汉)已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介于一、二线之间的1.5线城市,这些城市正借力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不断转向成熟。

其中成都已崛起为中国新兴城市50强中首屈一指的房地产市场;重庆、沈阳和天津的增长势头最强劲;武汉和西安具备综合多个物业类别的良好上行潜力。

深圳增长动力有所丧失

分析指出,增长的天平已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和东北城市倾斜,这不仅表现在成都、重庆和沈阳取得的骄人成绩上,同时还表现在长沙、郑州和合肥等中部城市跃升为二线城市上。

数据显示,在2008年,中国新兴城市50强主要城市的优质零售物业总量约为1500万平方米,这个数字已大幅攀升至2500万平方米,并且预计将在2014年翻番至4600万平方米,届时中国零售物业总量的2/3将在一线城市以外。

而甲级写字楼面积已从2008年的250万平方米翻倍至500万平方米,2014年前将有800万平方米的办公楼面积竣工,预计在这个10年结束之前,将新建近3000万平方米的甲级写字楼。

于此相对应的,是投资者对新兴城市50强的兴趣不断增强。2006年至2007年间,中国新兴城市50强占全国商业地产投资额的10%,但在2010年至2011年,这一占比已达20%。

相较之下,一些沿海城市,特别是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城市,由于正经历经济结构重组,其发展速度有所下降,暂时失去竞争动力。一线城市深圳的增长动力似乎有所丧失,其他珠三角城市(如东莞和珠海)的发展速度也非常有限。分析表明处于领跑地位的1.5线城市正迫近深圳,甚至有可能超越个别一线核心型城市。

但报告也认为,随着它们完成产业链升级,增长动力将会恢复。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本文关键词: 1.5线城市 城市发展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