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仓促的医改
新价格正式实施前不到半个月,重庆市卫计委才对医院管理层进行培训,许多医院对医护人员培训不足
医护人员对医改的准备也并不充分。3月12日,《重庆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2014年版)》正式实施前不到半个月,重庆市卫计委才对医院管理层进行培训,而多个医院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都在3月20日之后。
重庆某卫生行政部门的一位员工告诉新京报记者,3月12日,重庆市卫计委举办了《重庆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2014年版)》培训会,要求重庆各大医院医务、财务、信息、总务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及护士长参加该培训。
重庆市一位参加培训的医务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培训涉及新价格使用说明、综合医疗服务、康复医学、中医医疗、病理学诊断、实验室诊断、影像学诊断、临床物理治疗、临床类项目、以及信息化管理等,“但培训时间仅仅1天” 。
重庆市物价局针对各区县发展改革委,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管理及医药价格监督检查相关负责人员的培训会更是仓促,直到新价格实施的前两天的3月23日才召开。
各医院对医护人员的培训也明显不足。赵多(化名)是云阳县某医院的外科医生,他形容《重庆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2014年版)》像是“从天而降”,“快得没有反应时间。”
3月20日上午,医院领导召集医护人员开会,通知施行《重庆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2014年版)》。3月25日凌晨,新的价格系统上线。从医院下发通知到落实到医护人员层面,只有5天时间。
赵多说,开会回来的医院领导给医务人员传达会议精神极其简单,只是通知马上要执行新价格,要求医生及护士对病患极其家属做好解释工作。“领导都没有给我们解释清楚,我们怎么给病患解释?”
多家医院的医生反映,虽然医改声称“有升有降、增减平衡”,但在实际操作中,只有大病才用到中大型设备降价了,一般的疾病多是诊查、护理和治疗,这部分都涨价了,大多数患者都受到影响。“患者一到医院,第一项挂号费就上涨了,纷纷责问医院。”
这期间,甚至出现渝中区一家三甲医院门诊的一个病人情绪激动,拔掉了输液针头,戳到了护士手臂上的事件。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