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困境的尿毒症患者
张炳云的妻子每月透析12次,改革后费用增加了1000多元,这个退休工人家庭陷入困境
3月25日下午,张炳云从重庆第三人民医院拿到妻子的透析缴费单,他的第一感觉是“拿错单据了”:以往一次透析,除去医保报销,个人支付80多元,但这次要支付180元。到交费处询问后才知道,“是重庆市统一涨价。”
3月13日,重庆市政府网发布消息,出台实施《重庆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2014年版)》;3月15日,重庆市物价局、重庆市卫计委正式下发通知,要求重庆相关医疗单位从3月25日起执行新的价格标准。
《重庆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2014年版)》显示:全市医疗服务项目共9128项,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增减平衡”的原则,总费用不增加的基础上,对其中7886项价格进行结构调整,其中大型设备检查、检验类项目价格均降低25%,诊查、护理、治疗、手术类项目价格分别提高30%、30%、13%和13%。
医院各个科室中,压力最大的当属肾病科。重庆第三人民医院肾病科护士林小白(化名)说,新价格实施后,她的工作压力倍增,“非常压抑”。
肾病科面对大量需要透析来维持生命的尿毒症病人,新价格标准实施后,一般的病人每月的费用要增加1000元以上,林小白不止一次听到患者的咒骂,“你们医院太贪婪了,要吃了我们吗?”她不敢多解释一句。
张炳云回到病房,他的妻子眼圈发红。病友们都已知道涨价的事情。
同病房的张国民正在挣扎着下床,准备收拾东西出院。他前两年因为糖尿病并发症,失去了一条腿。一个小时前,张炳云离开病房时,病友们还正劝说家境不好的张国民继续住院治疗。
“这么一涨价,一般的家境,哪里支付得起?”张炳云感叹。张妻每个月透析12次,每个月透析费用1000元左右,加上药费、住院费等,每个月治病要花4000多元。而按照新的价格标准,一个月仅透析费就增加1000多元。
张炳云夫妇都是重庆退休工人,每个月退休工资加起来不到4000元,生活费全部依靠儿子。张妻哭诉:治疗费用猛增,想要活下去,只有再向经济并不宽裕的儿子求助。
据大坪医院一名医生推测,重庆尿毒症患者人数超过3万人。透析价格激增可能令部分尿毒症患者经济陷入困境。
“提前”看病
医改消息公布后,不少患者赶在价格正式实施前“提前”看病,以省手术费
并非仅是尿毒症患者,全市的患者和医院都由此受到医改的影响。
网友通俗解读:机器的检查费降了,但是需要医护人员参与的检查、治疗费涨了。
一位医生介绍,医改后,费用增幅较大的是手术费用,比如剖腹产、阑尾炎手术分别上涨640元和600元。但在B超,CT等中大型检测方面,病人有一定受惠。以胸腔B超价格为例,下降了30元。
新价格标准正式实施前,不少人就注意到这一消息,去医院“提前”看病。渝中区白领彭波痔疮犯了两年了,因为工作繁忙,一直没去治疗。3月22日,看到要手术费用要上涨的消息,他急忙请假去医院做手术。
他发现,当日排队挂号的人比以前多出一倍,排在他前面的一个女孩说,“现在看病也扎堆。”
彭波如愿以偿在价格上涨前做了手术。而沙坪坝区的商人张三行则成了“医改试验品。”
3月25日凌晨3点,张三行突发急性肠胃炎,到沙坪坝一家三甲医院急诊,一位年轻的女护士开玩笑说,“恭喜你,你是医改实行后我们第一个病号。”
张三行在医院验血、输液。原本24日只需500多元,25日凌晨,他花了800多元。
大多数病人都是25日白天去医院看病时才发现价格上涨的。家庭主妇蒲雪当时帮母亲挂号,她听到许多人大声抱怨的声音,“挂号费涨了一倍!”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