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曾被广泛质疑的竹篾窨井盖、纸壳单元门,出现在江西省最大的地震灾民安置小区——瑞昌市(县级)瑞民家园内。
参与施工的一位曾姓建造师回忆,当时要求一个月完成3层楼,完不成就要罚款10万元以上,因此只能拼命干。严淑利等人均对记者称,曾考虑过会出现裂缝过多的问题,并多次与指挥部的领导交涉,但领导给出的回应很简单,质量也要,工期也要。
这使施工方陷入两难,鄢行淮说,这么快不可能有优质工程。当地灾民透露,政府追求速度,除了要尽快完成安置工作外,还为了赶上地震一周年纪念。
这一天对当地政府的救灾工作具有象征意义。公开的报道显示,2006年11月26日这一天,共有28户居民搬进瑞民家园。徐维更说,这些灾民多数都是低保户,当时有省市的领导前来视察灾民安置工作。
当地官方也承认,因建设工期短,房屋“或多或少”存在质量问题,但房屋的结构安全不受影响。
不是灾民是灾爷?
瑞昌市建设局2010年5月还下发文件,对参与瑞民家园建筑、施工和监理的7家单位进行罚款,并对这些单位的6名建造师和监理工程师停止在瑞昌从业资格3个月,记入个人不良记录一次。
处罚原因是,在“开发、建设、监理过程中,为抢施工进度,不重视装饰和市政配套工程质量,业主投诉后不认真修缮,有拖延履行保修义务的迹象”。
王峰称,施工单位在小区的物业公司留有39万元的质保金。近年来,面对灾民的投诉,他们也在不断进行维修。但王峰承认,建筑裂缝是建筑界难题,不可能完全避免,即使修补,由于热胀冷缩,也会重新出现。
对于灾民的不断投诉和维权之举,一位建设局官员评价时称,“他们不是灾民,而是灾爷。”
如今,经历过瑞昌“11·26”地震和多次余震后,柯昌敬和他的家人,对地震毁房的一幕记忆犹新。
新房的那道裂缝,没有给他们带来安全感,2011年,瑞昌再次发生4.6级地震,房子开始摇晃,柯的妻子拼命地往外跑,担忧房子再次垮塌。
本文导航
- 3. 江西地震安置房身陷“质量门”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