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称未生产该品
据媒体报道,事件发生后,同仁堂高管已赶赴香港,配合展开调查。 7日下午,针对此事的最新进展,同仁堂股份董秘贾泽涛对媒体记者做出回应,“香港卫生署公布的这个批号确定不是同仁堂科技生产的,有没有假药的可能现在还不好定论。 ”但她也承认,同仁堂确实曾经生产过“健体五补丸”这一品种。公司的主动撇清让这一同仁堂药品超标事件蒙上 “乌龙”的色彩。
事实上,这并不是同仁堂第一次身陷“质量门”。今年初,该公司连续被踢爆两起质量问题。就在上个月,天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布的2012年下半年基本药物品种药品抽检结果中,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的地黄被检出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项目不合格。而今年1月,北京同仁堂总统牌破壁蜂花粉片,已经被爆非法添加药物成分甘露醇,以使食品达到药品的功效,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而这并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对于同仁堂的屡屡中招,除企业自身监管问题外,中医专家表示,目前由于中国一些中药材产地受环境污染影响,例如受水银等重金属污染,也可能使药材药性发生变化。因此,专家建议中药应先做毒理分析,但目前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对此还没有详细的规划。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香港和内地的中成药监测标准存在差异。据了解,内地的中成药重金属监测标准主要参照《中国药典》,而香港的重金属监测标准则以香港现行的《中医药条例》为主,相对来说,后者标准更加严格。
“绝非自产”从何而来
令人疑惑的是,根据香港卫生署网站公布的涉汞产品图片,健体五补丸标注的制造商是同仁堂科技,总经销商系北京同仁堂香港药业管理有限公司。而据媒体报道,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数据中心并未查询到 “健体五补丸”相关结果,这与香港卫生署公开信息,“初步调查发现,有关中成药于内地制造,经同仁堂进口香港以作销售”并不吻合。
更值得玩味的是同仁堂科技方面的回应,据称,该批次产品并非由其实际生产,对于具体生产方正在内部调查,尚无定论。然而,同仁堂科技方面又坚称健体五补丸长期由其生产,该回收批次却恰巧不是由其生产,因此,实际生产方如今仍是个谜。
此外,同仁堂国药与同仁堂香港药业的海外代理权的变动也值得关注。健体五补丸并未在中国内地注册备案,而是在中国香港地区注册。作为高端保健品,其主要成分为黄芪、冬虫草、鹿茸、银耳和人参五味药材。
“冬虫夏草这味名贵药材掺假的可能颇大,一些不法商贩为了给药材增重就会刻意往其中参杂水银。一些投资者将此次原料管控的纰漏推至全公司层面,或许背后有着做空集团的身影。 ”分析人士指出。
本身隶属于国药集团旗下的同仁堂集团与同仁堂二级集团的层层业务分配、国内外市场销售代理体系的变更都让追查这一批次问题产品的行动牵出多个方向的线头。
同仁堂剥离出来的“子公司”同仁堂科技,后者就在近日刚刚再度将其旗下的同仁堂国药进行剥离,同仁堂本体及其“子公司”、“孙公司”同时在两地资本市场上募资。同仁堂科技及同仁堂国药同在庞大的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旗下,而今次出事的同仁堂香港药业则系同仁堂集团持股25%,合作方香港药业持股75%。
在中国内地以外的海外市场(包括中国港澳台地区)销售,同仁堂香港药业与同仁堂国药二者的实际控制情况不甚明晰。国药控股(01099.HK)上市后,公司计划将海外销售的药品收回代理及销售权,由其统一掌控,诸如旗下同仁堂参股的同仁堂香港药业的代理本应在其合同到期后进行中止合作。
然而根据此前国药控股公布的消息显示,同仁堂已与香港药业续签了合约,为期十年。同仁堂证券事务部对外表示,目前很多事情还不清楚。
- 1. 同仁堂药品汞超标5倍遭强制回收 半年3陷质量门
- 2. 同仁堂称未生产该品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