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疑
1 为获取器官是否会让病人提前死亡?
霍枫(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器官获取组织主任):在器官捐献工作中,中国目前有三类死亡判定标准:脑死亡、心死亡和脑心死亡。死亡判定的专家团队是独立于器官移植医院和器官获取组织的。
王海波(中国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正在制定规划,将强制要求每个省级卫生部门,成立一个主要由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和ICU专家组成的死亡判定专家团队,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去负责辖区内每个潜在捐献者确定实施捐献前的死亡判定工作。移植医院和获取组织,无权自己判定或自行邀请专家判定。
2 分配过程中如何避免“特供”?
王海波:系统的运行,是以等待名单中患者病情的紧急度和供受者匹配程度等医学数据作为惟一排序原则的器官分配过程。系统的可追溯性确保分配能够得到监督,如果有医生或医院将权贵者的资料造假,放在紧急等待名单中,而紧急等待的生存期只有7天。如果7天后,这个患者仍在等待,系统会提示其病情信息可能有误,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提示可以开展调查。
此外,透明是分配公平的前提。我们正在考虑以一种确保疾病隐私的途径赋权患者,让患者能够及时了解到自己何时进入系统的等待名单,同时让患者及其家属可以通过自己的主管医生,看到自己在系统中的排名状态。
3 补偿捐献者如何防止成变相买卖?
高新谱(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业务部负责人):在实施捐献前,如果有捐献意愿的本人或其家属提到捐献后的“补偿”问题,捐献协调工作将中止。
在捐献后,若捐献者在生前的疾病治疗过程中,确实花费巨大,导致家庭返贫或致贫的,当地的红十字会下设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办公室)应评估其家庭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资金救助,并非“补偿”。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正在确定补助上限,不得超过捐献者所在地区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两倍或三倍。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对捐献者身后亲属的救助资金,不直接来源于其捐献器官的移植费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已经申请了中央彩票公益金,加上社会慈善捐赠和移植资质医院的捐赠,将建立一个对捐献者的人道救助基金。
4 多数捐献器官为何未通过自动分配?
王海波:多种原因。不少医院不愿意使用这个系统,担心自己花费了很多精力获取到的器官,在自己医院排队的患者却得不到,要分到其他医院去。其实这个担心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个系统。国家卫计委将要实施的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办法,将实行区域优先的原则,捐献的器官首先分配给器官获取组织所属移植医院的器官移植等待者,其次是省级行政区域内的其他移植医院的器官移植等待者,最后才在全国范围内所有移植医院的器官移植等待者中进行分配。
- 3. 器官捐献相关释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