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过山车”
“这几年,虽然偶有起伏,但总体上一年比一年稳。”作为浙江省一家大型制药公司的采购经理,周亚平(化名)如是评价近年来防流感类药材的价格特征。2003年时,周亚平的公司也尽可能地高价采购了防治流感药材,对于一家大型药厂来说,采购都是论吨来计数的,“所以你可以想象当时的投入和社会需求。”但随着“非典”疫情被成功控制、社会需求急速下降,2004年,中药材价格暴跌。
接下来数年里,除了2007年、2010年等因流感等原因,类似板蓝根这样的防治流感药材价格有所回升外,其他年份价格基本上维持在4到9元一公斤。这次,周亚平在H7N9禽流感疫情刚一出现时就来到了亳州,他以板蓝根为例:“禽流感刚开始时,其价格也就每公斤9到11元,之后确实影响了两三天,但很快稳住了。”面对如今市场上,不少商户会喊出板蓝根12到14元一公斤的价格,周亚平认为,在这个季节,防治流感的药材会普遍上涨一点属于正常,“因为春夏天防治流感类药材用量大,市场价自然会涨一点。”“一些中间商,现在都还有两三年前高价囤的货,存在冷库里,等下一次涨价的机会出手。”周虹告诉记者,但这样的风险不是一般的中间商承受得起的,毕竟药材存放不仅要考虑高昂的存放费用,还要考虑虫蛀、霉变等问题。更多的人选择了稳妥。如今,丁建明只种了一亩地的板蓝根,“现在种板蓝根的人很少了,不挣钱,一亩地能挣到1500元就算保本,但同样的地种芍药和牡丹,比板蓝根效益好多了。”
在当地做药材种子生意的孔伟亦对此感受深刻,这几年里,购买板蓝根等防治流感药材种子的人不如前几年的多,他将十年起伏归结为一句话:“一夜暴富只是个别情况,而且风险大。要看明白市场,才能较好地维系生意。”
药商们越来越感到市场行情“正常范围值”的真正价值,“过山车般的疯狂游戏结束了,该学会平稳了”,周虹们已不再寄望“很刺激的游戏”带来超额利润。
- 3. 十年“过山车”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