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医药广角 > 掺杂掺伪成中药行业潜规则 加色素等屡见不鲜

掺杂掺伪成中药行业潜规则 加色素等屡见不鲜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2-09-10来源:第一财经日报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9月8日,国家食药监局公告通知,自7月18日开始的为期20天的全国中药市场专项整治活动中,已初步查获一批染色增重、制假售假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

利益压榨下的中药饮片

“这些年药监局一直都在做全国范围和重点省份的中药材专项整治,但是收效并不明显,中药饮片的不合格率始终高于西药和中成药。”前述中药企业总工程师向记者透露。

根据公开信息,2012年1月,湖南省长沙县药品专项整顿中,100克牡丹皮中杂质超出30克,高出国家药典标准10倍。

而2011年,浙江省金华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召开的中药饮片整治“黎明行动”上,相关负责人也公开表示:“当前,中药饮片掺杂掺伪、滥用硫磺熏蒸已不是个案,而成了行业‘潜规则’。”

“利益驱动是主要原因,中药材这两年的情况不太好,用药量大,自然灾害频繁,加上国家价格控制,一些商家就开始铤而走险。”周超凡谈道。

回顾近几年中药材走势,但凡价格不稳定的时候,源头中药材带动的中药饮片价格波动和造假就顺势而起——2010年起,全国市场中药材价格持续快速上涨,中药材涨价连续进入新高峰,部分中药饮片掺假问题直接上升。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饮片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李景福曾就此问题表示,红花、黄芩、鸡内金、蒲黄、乌梅、五味子等几种中药饮片的问题比较严重,如市场上的红花,产地不一样,价钱每公斤相差可达5元,造假者就将三等的红花染色后冒充一等红花来卖;像北五味子每公斤卖180元,而山五味子每公斤才30多元,造假者瞄准这个差价就将棕色的山五味子染成红色,掺入北五味子中,谋取高价。

他进一步表示,诸如此类染色掺假的饮片在全国各地的中药材市场普遍存在,其中大多数被销往乡镇医院和小医院。

“为了保证成品药的质量,大企业对用量大的药材都建了自己的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基地,其他的供货渠道也控制得比较严格,但那些中小型的制药企业,药材来源的保证就确实是个问题。”前述制药公司总工程师表示,“特别是近年来一些中药非处方药品种的大量生产,一些颗粒药也进入医疗保险,药材来源的控制更成了问题。”

根据国家食药监局认证公告,截至2010年12月31日,我国获得GMP认证资格的中药饮片企业数量达到了1032家。同时,根据中国中药协会中药饮片专业委员会统计,2008年我国中药饮片行业销售收入(按主营业务为中药饮片生产统计)前10位企业销售仅占当年行业总收入的4.64%,行业集中度较低。

2009年公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中药饮片首次位列其中,2010年版的《药典》也重点大幅提高了中药饮片的收录数量及标准,并且随着我国医药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中药饮片的报销比例也在持续提高,这些因素都对这一行业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另根据国家食药监局南方所预测,未来5年内,我国中药饮片行业的平均增长幅度将高于医药制造业的整体增长幅度,2015年,我国中药饮片行业市场规模将增至1879.1亿元,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本文导航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本文关键词: 假药 中药 中药染色 中药饮片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