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医药广角 > 只收一元挂号费的名中医

只收一元挂号费的名中医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2-08-10来源:健康报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天全县,坐落在四川省二郎山下。今年68岁的陈怀炯在担任该县中医医院院长时,曾高票当选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是十大名中医中唯一一名来自基层中医院的骨科专家。日前,记者慕名采访了这位四川省年龄最小的名中医。

病人衷心爱戴的“大先生”

陈怀炯出生于中医世家,他继承并发扬了祖传的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骨伤外科疾病技术。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他从陈氏个体骨科诊所干起,逐步将其发展成天全县中医医院。1991年,医院正式转为公立县级中医医院,陈怀炯担任院长。

从那天起,陈怀炯几乎每天都是6时到医院,15时回家休息,18时又到医院,一直工作到22时,每天诊治门诊病人100人次以上,处理住院病人60人次左右,每年为数以万计的病人解除痛苦。有人计算过,按8小时1个工作日计,他每年几乎多工作120个工作日。

按标准,陈怀炯的挂号费是每人每次70元,但至今他仍然只收1元挂号费。为感谢陈怀炯,经常有病人给他送红包、送礼物,却都被他一一婉言谢绝或退回。一位来自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藏族农民,骑马时不慎摔成重度骨折,慕名赶到天全县时,已过晚上10时,陈怀炯立即接诊,很快就给病人接好了骨头。病人康复出院时,特意送上了洁白的哈达和红包,可陈怀炯只收下了哈达。病人感动得热泪盈眶,按藏族人的风俗,特地买来了上百条鱼,放进医院的池塘里,并双手合十,祝福陈怀炯永远“扎西德勒”。医院的工作人员说,或许就从那时起,凡到天全县中医医院诊治的藏族病人,都会不约而同地买鱼放生,表达他们对医生的感谢。就医的藏族同胞越来越多,医院池塘里的鱼也越来越多,成为医院里的一道景观。

小编推荐:脑残数据PK雷人指数 背后的利益链曝光

陈怀炯诊治的病人遍布四川省雅安市和甘孜、阿坝、凉山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所辖的40多个县(市),甘肃、青海等省也有病人慕名而来,玉树地震骨伤病人还曾包车到天全县找陈怀炯治疗。天全人称自己尊敬和爱戴的长者为“先生”,又因为陈怀炯在兄弟姊妹中排行老大,病人们便都称他为“大先生”。如今,同事、病人,不分男女老少,都称他为“大先生”。

治病救人是他的一种需要

对于陈怀炯而言,治病救人不仅仅是他的职业,更是他的一种需要。陈怀炯不会打牌,不会唱歌、跳舞,没有手机,更很少出远门。就是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他都因为病人,没有去北京参加表彰大会。他还一次次谢绝各级新闻单位采访的请求。有关部门两次为他晋升正高级职称,他也推让了。他说:“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不过尽了做医生的一点本分,没有理由要求什么,唯有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2007年,四川省省委、省政府召开四川省中医药发展大会,公开评选表彰“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当时的天全县县委书记亲自率队,到省中医药管理局汇报陈怀炯的先进事迹,并动情地说,他是代表天全县十多万父老乡亲,向省委、省政府领导请命,郑重推荐陈怀炯评选“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经过业界和社会的评选,陈怀炯高票当选为“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成为其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当选者需要参加四川省中医药发展大会并接受表彰,但陈怀炯还是放不下他的病人,婉言推脱。后来在县、市领导的反复劝说甚至命令下,他才到成都市参加了颁奖大会。那是他生平第一次到省城,也是第一次出远门。

如今,68岁的陈怀炯已经退休。凭借医术和名声,他完全可以去个体行医、挣大钱。可陈怀炯依然没有离开自己已经工作了几十年的那间小诊室。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拨专款,为陈怀炯建立了名中医工作室,可他把有自己姓名的牌匾摘下来放在工作室的一角,他说自己已经习惯了“近距离”接触病人。

陈怀炯被医院返聘后,工资和退休前一样,没有特殊待遇。除了坚持门诊、查房之外,他将其余时间都用来整理从医50多年的心得。他说,他不是要出什么著作,只是想把自己几十年来的经验和教训作一个系统的整理,留给后人。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本文关键词: 陈怀炯 骨科 挂号费 中医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