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1时许,记者一行来到了若晴的病房中。 “娜娜,咱青岛老乡来看你了。”听到妈妈喜悦的声音,若晴慢慢从床上坐了起来,冲记者等人挥了挥手。
“你们好。 ”若晴微笑着,一双大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你们从青岛过来的,这么远很累吧,今天这么热。 ”一见面,若晴的话就让人感觉暖暖的。 “上次这两位哥哥姐姐来,我还不是特别清醒,没仔细看清你们俩,现在我的精神可好了,今天都能长时间坐起来了,我要好好看看你们每个人。 ”和一周前记者初次在医院见到若晴相比,昨天她显得特别有精神,说话声音也没有以前那么微弱了。
昨天下午,若晴妈妈问了医生若晴的最新状况,“一个地方说的一个样,我记得原来在青岛的时候,说是娜娜的白细胞200多,刚才我仔细问了问医生,这次刚到北京的时候,白细胞是2600多,这几天做完了第一个阶段的治疗以后,现在是1300多了,降下去一半,越来越好了。 ”
若晴妈妈说,若晴现在天天念叨着,要好好加油,争取早日做移植手术,“我不会让配型成功的哥哥等太久的,我和他说了,好消息很快就会来到了。 ”
家乡人送来了救助金
“若晴,这是家乡的一点心意。 ”胶南市红十字会副会长栾炳山拿出了一个信封,里面是胶南市红十字会为若晴准备的1万元救助金。 “你是个勇敢的好姑娘,咱胶南的领导很关心你的情况,父老乡亲们也都很牵挂你,托我来为你加油鼓劲,祝你早日战胜病魔! ”
“太谢谢了,我真不好意思。”若晴每次收到爱心款,都显得很羞涩,“我原来放弃治疗后,说过不要大家的钱,唉,我现在只能赶紧好吧,好了以后就回报大家。 ”
若晴说,她再次来到北京治疗后,一开始医生说这次的成功率只有20%,“当时我沉默了,医生让我表个态,我只说了四个字,我努力吧。现在,有那么多好人心关心我,我要说,我一定要努力! ”
“刚才你们来之前,娜娜还和我撒娇了,说身上挺疼的,你们来了,和你们一说话,她就不觉得疼了。 ”若晴妈妈说,“娜娜的血小板还没上去,今天又输了一些血小板,明天就该做骨穿了,然后开始第二次化疗。 ”
加油!本报IPAD送到了病房 她的病情和精神状况比一周前明显好转
“坚持到现在,我觉得已经不是给自己活的,等我好了以后真的会帮助别人,希望能快点好起来,回报社会,天天跑出去做好事。 ”
- 1. 鲁若晴病情精神均明显好转
- 2. 鲁若晴病情精神均明显好转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