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医疗机构都要成立由分管领导负责的预防和处理医患纠纷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一旦发生医患纠纷,及时与驻地公安机关、卫生、综治等部门联系;在二级以上医院设立警务室,协助化解医患纠纷。
医疗机构应积极配合患方共同做好相关病历资料的复印、封存和有关可疑药物及输液、输血、注射、手术等器具器械的现场实物封存等工作。协助患方在依法复印、复制的病历资料上加盖证明印记;对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记录、病程记录等资料进行封存和启封。
医疗机构不得涂改、伪造、隐匿、销毁病历资料;不得侮辱、威胁、恐吓、殴打患者及其亲属;不得非法限制患者及其亲属的人身自由和进行其他侵犯患者及其亲属合法权利的行为。记者刘少龙
[数据]
丁香园网站2009年组织了一项“中国医生眼中的医闹”调查。96%的受访医生表示其所在医院发生过“医闹”,而且“医闹”已经严重影响了医生的执业行为。调查显示,一旦遇到非常危重的病人,即便是完全有条件救治,愿意坚持“救人为先”的医生比例仅仅只有15%。
[医患声音]
患者:四年维权之路走得身心疲惫
邵阳市一患者家属朱先生对记者说,4年前,他老婆在一县级医院手术,医生竟然将纱布留在了肚子里,后来又做第二次手术,将纱布取了出来。这明明是医院的过错,4年来,他采取了一系列的维权措施包括找医院协商,找媒体报道,找相关领导,可总是不能奏效,弄得他一家人身心疲惫。“也不是不想去找人到医院闹,但终究觉得这样不妥,就没去找人,而看到不少医疗纠纷,患者闹事后才有赔偿,实在看不懂,还是老实人吃亏。”朱先生说。
医生:医闹最终会让患者吃亏
谈到医闹及医患关系,某大医院医务科负责人马科长说,从最近发生的哈医大血案和北京医生被打等事件中,很多医务人员觉得很寒心,同时看病更加警觉,一些可要可不要的检查,大部分医生肯定会做,一些有风险的手术,如果没有达到80%以上的成功率,一些医生宁可选择不手术,这样最终吃亏的还是患者本人,不仅医疗费用增加,一些疾病也不能得到有效救治,同时更可怕的是,一些新的医疗技术无法开展,也无法提高医疗技术,这就是一种悲剧了。
- 2. 对医闹追刑责,能否真正解决医患矛盾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