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药本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然而在国际市场上,我国中药产品的占有率还比不上日本和韩国。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生产的中药其实并不能当成药,只能作为保健品或其他非药品应用,地奥心血康结束了这段历史。
中药本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然而在国际市场上,我国中药产品的占有率还比不上日本和韩国。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生产的中药其实并不能当成“药”,只能作为保健品或其他非药品应用,地奥心血康结束了这段历史。
地奥心血胶囊在荷兰的注册成功,让我国生产的中药第一次以“药”的身份进入欧美主流市场。中药怎样才能叩开欧美市场的大门?或许,我们可以从地奥心血胶囊的成功中得到启示。
启示一:
基础研究要扎实
——用西方现代医学语言“翻译”中药
地奥心血康的主要研发人李伯刚教授,是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的原所长。他在总结地奥心血康胶囊在欧盟注册上市的成功经验时反复强调:“中药要想进入欧美主流市场,基础研究必须要做得扎实。”
中药更多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和总结,然而这种“说不清原理”的经验在西方现代医学界眼中是不可靠的——这也成为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最大障碍。
地奥心血康胶囊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李伯刚带领研究团队用了7年多时间,“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追踪治病之物质基础,结合现代医学理论诠释治病之作用机理”。换句话说,他们将这种植物药的治病机理“翻译”成了西方人能明白、能接受的“语言”。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依靠基础研究。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表示,中科院建设了“中药标准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目前已经构建了“化学分析—体内代谢—生物学机制”的中药复杂体系的系统分析方法,发展了如“指纹图谱技术”、“一测多评技术”、“基于药效的质量评价技术”等中药质量控制新技术和新方法,解决了制约中药标准制定过程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
卫生部部长陈竺介绍,相关部委和科研机构已经开始进行中药相关机理的基础研究。他说:“中药机理研究非常重要,我希望能有更多科学家投身于此。”
本文导航
- 1. 中药怎样叩开欧美大门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