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冻力”添加化学物
马明透露,为让“次”变成“好”,厂家还会做其他手脚。药用明胶的一个主要标准是胶冻强力,即冻力。明胶的品质高低基本由这个标准来体现,数值越高说明质量越好,一般冻力指数都在240以上,但实际上很多厂家使用的都在160~200左右,即质量更差的“蓝皮胶”。指数越低冻力越差,生产出来的就容易出现囊壳易碎的情况。“为避免囊壳易碎,厂家会再加入一些化学添加物。”马明称,曾有浙江来的商人向他推荐这种添加物,但却拒绝透露具体名称,而这些“见不得人”的添加物多多少少也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药厂只重价格及“上机率”
马明称,在政府部门难以达到监管的情况下,最直接和最有效的监管者应该是药厂,毕竟他们与空心胶囊厂家是最直接的供求关系,而药厂早也有相关标准,甚至比行业标准还能完善。
“但药厂考虑的也是自己利益的问题,他们的考虑集中在‘价位’和‘上机率’两个标准上。平常都是睁一眼闭一眼。”他解释,囊壳价格越低药厂肯定越青睐,但如果质量太差也会导致“上机率”过低,所谓的上机率即药厂在给胶囊装药的过程中的成功率,这与囊壳软硬度和尺寸等有直接关系。“这两个都属物理指标,完全没有考虑到安全问题。”他表示,用蓝皮胶做成的囊壳,在这两个指标上与药用明胶做成的差别不大。
而广州某知名药企的负责人也向记者透露,其所在的药厂并无配备设备检测囊壳是否会重金属超标,“这块如果要药厂承担,负担也会很大。”
一次超标上千倍 还加化学添加物
和皮革废料导致的铬超标相比,小厂用铜镀铬模具才更恐怖,可能一次超标就是上千倍。这种脱落并非长期连续性的,一般随机存在,所以还没引起太大重视。
为避免囊壳易碎,厂家会再加入一些化学添加物。
目前国内有国家药监生产证书的企业仅有51家,而实际厂家数十倍于此,出现问题最严重的还不在药品这块,保健品由于监管更松,其问题更触目惊心。
——华南地区一空心胶囊厂家负责人马明(化名)
医院:市民谈“囊”色变 胶囊药不好卖
记者昨日从医院了解到,现在患者到医院看完病,医生开了胶囊剂型的药物,患者都会咨询能否更换成片剂。记者昨日在中山一院西药房旁看到,很多患者取药后,也都嘀咕着“怎么又是胶囊”。
越秀区东华西路大参林药房的一名工作人员也表示,这两天胶囊类的药物确实不好卖,有市民来咨询要买的药时,如发现属胶囊类,也会另外选购其他替代药。
- 1. 胶囊厂家负责人称铜镀铬胶囊模具污染更严重
- 2. 胶囊厂家负责人称铜镀铬胶囊模具污染更严重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