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推行“京医通卡”
3月中旬,在北京市医管局工作会议上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在北京市22家市属医院推广“京医通卡”,将首先在北京友谊医院等医院试点,将来非医保患者持该卡可在22家医院通用,挂号、看病、拿药、缴费实时结算。患者可在这些医院中的任何一家办理该卡,在卡中预存一定数量的现金后,可享受先诊疗、后结算的便利。
“‘京医通卡’推行的目的是为了终结‘僵尸卡’的存在,也想结束医院在就诊卡问题上各自为政的状态。”一位业内人士说。
“没那么容易。”上面提到的那位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各大医院都有相对独立的信息化系统,仅院内的医生工作站、检查科室、划价部门、药房等实现信息互通,而不能实现各大医院间的信息共享。“各医院就诊卡怎样与‘京医通卡’进行对接,恐怕是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向居民健康卡过渡
北京市医管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推行“京医通卡”的筹备工作已进行了两年,但是目前还没有上线,主要受两方面的约束,“一是22家医院的信息系统改造是个大工程,二是试点期间还要看患者的接受程度。这个过渡期可能很长,主要还是想在方便患者看病的大前提下进行这场‘手术’。”
另一难题是,像“京医通卡”这样有银联功能的就诊卡,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有就诊卡功能的银行卡”,患者会将一定的钱存入其中,这些钱需不需要付利息,资金安全有没有保障,资金丢失责任该由谁承担,这些问题都还有待解决。
此前,卫生部发布《居民健康卡管理办法(试行)》,居民健康卡将集社保卡、新农合一卡通、医疗机构就诊卡的功能于一身,记录一个人从生到死的所有医疗信息。卫生部规定,这张卡标准统一,全国通用,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时一卡通。各地可将居民健康卡与市民卡等其他公共服务卡“多卡合一”。有业内人士分析说:“各医院自己发放的医疗卡将逐步过渡为居民健康卡,终结就诊卡之复杂现状还需要漫长的过程,乱象能否终结,我们很期待。”
- 2. 就诊卡何时实现一卡通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