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关键的是,芜湖并未能真正破解“医”与“药”之间的利益链条。
一份上呈国家发改委的汇报材料显示,芜湖的做法是借鉴上海闵行区重塑药品现代流通方式,通过与供应商链接的物流管理体系再造,产生增值服务费约15%-20%,由政府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补偿医疗机构的药品收入损失。
“政府管得太多了,而且政府接受返利也说不过去”,一位接近国务院医改办领导的人士说,医改办内部对芜湖医药分开的做法也有不同意见。
在实际操作中,20个百分点的让利承诺对于配送企业压力很大。记者获悉,在芜湖中标的3家配送商中,有两家都处于亏损状态;另一家这部分业务的年净利润率只有“不足1个百分点”。压力之下,配送商甚至拒绝供应某些药品。而在医院这一头,改革一直遭到或明或暗的抵制。
“有的虚报药房运营成本,有的夸大医务人员的收入”,芜湖市医药系统一位曾实际主导医药分开改革的领导告诉记者,虽然被取消的实际加成率只有10%,低于配送商的返利,但如果没有严格的核算和精细化的管理,很容易导致医院的实际收入下降。
重塑医疗价值链
据了解,卫生部成立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协作组,是为了研究各试点城市在医药分开方面的创新性做法、经验,形成可在全国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在协作组的第一次会议上,卫生部医管司张宗久司长谈到,必须建立“补偿的长效机制”,重塑医疗服务价值链。
虽然北京医药分开改革的方案尚未出台,但基本思路已经确定,即对目前的医疗服务收费价格体系进行调整,使医生的服务价值得到应有的体现;同时逐步下调一些过高的药品价格和检查价格。
通过有升有降的价格体系变化,将公立医院的收入来源由药品收入转变为医疗服务收费,在解决医院的生存发展问题的同时,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在去年底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协作组会议上,还确定了江苏省镇江市作为医药分开试点研究的第二牵头方。镇江是此次新医改的全试点城市,在基层取消“以药养医”、收取“一般诊疗费”的改革中也走在前面。
镇江市卫生局局长林枫指出,公立医院改革应先从调整严重扭曲的补偿机制入手,如果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不能在医疗价格中得到充分体现,终将影响开放社会资本办医、医师自由执业等一系列医改举措的实施。
在芜湖中标的某配送企业总经理认为,新的补偿机制很难建立,医院和医生从药品中获得灰色收入的局面一时无法扭转,允许药品加成的存在并加以规范,或不失为一个现实的做法。
- 2. 北京试点标新:“医药分开”拟另起炉灶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