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医药广角 > 解析用血紧张的三大因素

解析用血紧张的三大因素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2-02-10来源:新华网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全国多地近期出现用血紧张情况。9日,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以下简称血液中心)主任刘江接受新华网《第一回应》栏目独家专访。刘江介绍了北京近期血液供应情况,并通过新华网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无偿献血事业。

全国多地近期出现用血紧张情况。9日,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以下简称“血液中心”)主任刘江接受新华网《第一回应》栏目独家专访。刘江介绍了北京近期血液供应情况,并通过新华网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无偿献血事业。

近期用血紧张

“一段时间以来,北京市的用血状况可以用‘紧张’来形容。”刘江介绍,血液中心现阶段动态库存情况大约为每天8000至9000单位(1单位为200毫升),标准库存应为7天库存120000单位。现有库存离标准库存相差30%左右。

当记者问用血紧张对临床医疗是否有影响时,刘江回答,“并不是所有疾病都要输血,急救、血液病人等常规用血量占整个用血量30%,供应总量下降10%至20%不会对临床产生影响。血液短缺情况下,要保证急重症病人的输血,这是有保证的。”

刘江介绍,2011年以前,北京市每年采血量持续增长,增幅为10%左右,而2011年下降了6%。与此同时,北京市去年门诊量却增长了11%左右。“也就是说,临床血液需求也在增长,血液供应增长却低于临床需求增长。”

解析三种原因

刘江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导致北京用血紧张。一是与季节有关,即“季节性血液短缺”。目前,我国无偿献血方式街头占主体。北京的街头献血占总量90%以上,这种方式主要与采血车与采血点周围的人流量有关,人越多献血量越高。春节前后,天气寒冷,人流量下降是影响献血量减少的因素。

二是社会因素。刘江说,献血提倡自愿原则,需要两个基本条件:心理状态与身体状态。“现代社会中,许多人感到工作生活压力大,处于亚健康状态和焦虑情绪中。另一方面,去年以来郭美美等事件致使许多人对公益组织产生不信任感,这些都影响到人们献血的积极性。”

此外,刘江认为,由于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全国各地的患者尤其是疑难病情患者往往集中到大城市看病,这也是北京用血需求量大的原因之一。

采取多项措施

为了缓解用血紧张局面,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近期采取一系列措施。刘江介绍,全市30部采血车每天在人流量大的繁华地段设立采血点,组织志愿者到街头参加志愿服务和宣传。

北京市还大力推广互助献血行动,鼓励患者的家属、朋友、同事参加献血。刘江说,随着互助献血政策的宣传推广,北京市互助献血量近两年逐年增长。去年北京市互助献血已达30000多单位。

刘江介绍,北京市设计改进了有唯一条形码的献血表,病人姓名和互助献血人的姓名登记清楚后交由医院或血库方面进行核实,以此规范互助献血行动。为了让互助献血形成常态化,北京市血液中心启动超低温冷冻技术,发挥库存与使用的调剂作用。北京市鼓励机关单位、高校等团体献血。“推行团体献血需要配套措施,比如将献血作为评选文明单位一项内容,但不是下硬指标。我们的目的是通过政府引导,在社会上营造无偿献血的氛围。”刘江说。

刘江还建议,逐步形成血液调剂机制,使血液在各省市之间进行有序化、规范化的调剂。这种方式在目前还未形成完善制度,但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提到议事日程上。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本文关键词: 无偿献血 血液供应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