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医药广角 > 鱼精蛋白短缺引廉价药消失焦虑

鱼精蛋白短缺引廉价药消失焦虑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1-12-21来源:人民日报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政府给百姓常用的一些药品定低价,初衷是为了降药价、惠民生。这是新医改的大方向、大目标,是党和政府的承诺,是人民群众的期盼。在具体执行当中,也要不断完善。

史录文等人的调查结果表明,短缺药占比并不高。药品短缺,虽然时有发生,可是和实际常用的2000多种药品总量相比,并不具有普遍性。

这些并不普遍的短缺药品,其短缺原因究竟是什么?是一些人所说的价格低吗?不尽然。

史录文从药品特点分析发现,短缺的品种主要有四种:一是市场用量不大的药物;二是一些毒副作用较大、价格低的老药;三是受生产技术水平限制的药品;四是生产工艺较特殊的药品,如生产过程需防护设施,提高了人员劳保、福利等成本,不少企业减产或停产。

分析结果表明,从实际情况看,一些药品之所以短缺,并不完全因为价格低。

对于短缺药品,如果不加认真分析,不问青红皂白,一味提高价格,很可能保护了落后药品,保护了落后企业,对医药产业不利,对群众健康不利。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认为,保证药品的生产、供应、使用,需要有系统的政策性保障措施,而不仅仅只是管理价格的问题。一方面,国家要进行宏观调控;另一方面,也要用市场的手段促使政策发挥出作用。

小编推荐:防辐射服被撕下高科技面纱 穿与不穿成问题

三 问:

国家储备,可否确保无忧?

对于某些廉价药的一时短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北京医院药剂科主任胡欣认为,此次鱼精蛋白的短缺,是由于生产药品的原料来源发生变更,厂家储备不足,造成暂时用药紧张。

尽管如此,鱼精蛋白事件,引发人们对廉价药的关注和思考,也未尝是件坏事。“问题在于,什么是廉价药,我们还缺乏明确的定义。”胡欣认为。

据了解,对于急救的、临床必需的一些廉价药品,不少国家会有专门的政策。目前,我国这方面的界定和政策还很少。

借鉴国际经验,一家药厂负责人认为,首先,应明确廉价药物的遴选标准。在此基础上,由政府组织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医学和药学专家参与疾病治疗指南修订,确定廉价药目录。

然后,实行定点生产,在税收、资金等方面给予生产廉价药的企业政策倾斜,保证这类药品的稳定生产。提倡厂家直供,最大限度压缩药品流通环节,并宣传、普及推广廉价药的使用。

一般认为,在市场和一些行政手段失灵之后,国家储备是最后一道防线。史录文说:“国家对该类药的储备制度还不完善。虽然比以前有所加强,但仍然没完全到位。”

除此以外,他认为,还有几项因素也会造成廉价药的短缺。首先,我国药品管理涉及药监、发改委、人保部、工信部、卫生部等多个部门,其中一个部门的政策有变化,其他部门的政策未能衔接上,就会造成暂时的短缺现象。究竟以哪个部门为主负责或协调药品的全链条管理,目前依然不清楚。

其次,我国药品种类多,企业多、小、散、乱现象仍未得到改善,现代化物流体系尚未建立,药品流通结构不合理。这些情况,导致招标配送的药品不能及时到位,造成区域性短缺。我国药品流通企业达到13000多家,但多集中在城市里,而且规模小,偏远县乡村用药常常配送不到位。

第三,药品的招标采购制度也需要完善,应在现有的招标采购制度操作中,探讨一系列方法以获得合理价格,保证药品不短缺。

本文导航
  • 2. 鱼精蛋白短缺引廉价药消失焦虑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本文关键词: 廉价药 鱼精蛋白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