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医药广角 > 无偿献血怎么变成了高价卖血

无偿献血怎么变成了高价卖血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1-11-23来源:中国青年报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那天帮别人献了400毫升的血,对方就给我1500元。尝到甜头的曲明(化名)受此启发,通过在用血者和卖血者之间搭建桥梁,做起了低成本高收益的买卖。

“那天帮别人献了400毫升的血,对方就给我1500元。”尝到甜头的曲明(化名)受此启发,通过在用血者和卖血者之间“搭建桥梁”,做起了低成本高收益的买卖。

曲明主要负责找买家。在血站门口,看到有人拿着化验单,就上前问一句“要献血吗?”曲明的下线是吴强(化名),他负责找卖家,在QQ群里发一条“献血可以赚钱”的消息,然后带着愿意献血的人去血站跟曲明接头。

那天,曲明找到了4个“客户”,谈妥的“补偿金”是每400毫升血1400元或1500元不等。

“我后来只收到了一个客户的1500元,剩下的钱还没有拿到,就被抓了。”曲明说。

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连续受理的4起非法组织卖血案件中,基本都是曲明、吴强这样分工合作的模式,有的案件中间环节更多,分工更细,层层抽成之后,再以每400毫升300元、400元不等的价格支付卖血者。

“这类案件的犯罪模式比较单一,都是利用医院互助献血机制的漏洞进行犯罪。”承办检察官说。

小编推荐:秋冬换季猝死高发需防范

互助献血存在监管漏洞

23岁的曹军(化名)在网上发布求职信息后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献血400毫升就给300元。

曹军是卖血者,位于非法卖血组织的最低层,所得最少。“非法组织卖血人员逐级分成,卖血者最终所得仅为病人家属所付款项的20%到30%。”检察官说。

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此次受理的4个案件都是团伙作案,内部层级清晰,分工明确。一般来说,上线负责在医院内联系需要用血的病人或病人家属,商定用血量、血型、用血时间,并根据用血量收取“好处费”;下线负责在网络上寻找卖血人员,与其议定卖血价格后带至医院。

“我看到是正规医院,就不担心了。”曹军说,有人负责带路,把他带到献血处,接着再由另一个人帮他填表,“进去前,给我一个病人的病历,告诉我,如果护士问,就说是病人的朋友,自愿献血的。”

曹军填写的《互助献血申请书》中有“与患者关系”一栏,但是,医院并不对此进行核实,只要提供献血者身份证和病人的住院证明,就可以献血。而在血液中心,献血者只需要提供《互助献血申请书》和身份证就行了。

检察官表示,医院很难辨别卖血人员和进行互助献血的病人家属及朋友,这样的监管漏洞为非法组织卖血的犯罪分子提供了可趁之机。

互助献血是被逼出来的

互助献血的规定见于《献血法》第15条,“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

事实上,承办此案的检察官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医院血库长期供不应求的现状,已经使得临床用血相当依赖“互助献血”。

“爸爸因医院缺血而无法手术,谁知道现在哪儿还有血贩子存在吗?或者其他能买到血的途径。急!”11月8日,一位网友的求救微博被转发了1700多次。

本文导航
  • 1. 无偿献血怎么变成了高价卖血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本文关键词: 互助献血 卖血 无偿献血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