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第三方调解机制
针对近期“弃婴门”“撕病历门”“潮州、东莞杀医案”等医患紧张现象,卫生部将加强医疗质量的安全管理,建立第三方调解机制和医疗风险分担机制,搭建公正、中立的沟通协商平台,稳妥地化解医疗纠纷。
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表示,广东省正研究制订《广东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引入这种医疗调解机制,“今年底,省政府要出台这个办法。”
广东省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周继华则称,广东省医调委从2011年6月份正式挂牌。广东省医调委,依托于省人民调解员协会,并经广东省司法厅批准同意设立,是行业性、专业性的医患纠纷“第三方”人民调解组织,独立于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和保险公司之外,以事实和法律为依据进行调解,最大限度做到公平公正。
小编推荐:冬季保暖的6大错误行为
广东省卫生厅刚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责任保险投保工作的通知》,要求公立医院逐步参加医疗责任保险全省统保。纠纷产生后,医患双方到医调委调解达成协议后,赔偿金由保险公司支付。
医疗纠纷,以前由患者与医院通过自行协商、行政调解和司法诉讼解决,耗费大量的精力时间,易激化矛盾。医调委提供第四种解决途径,原则是免费调解、简单便民、及时高效,一般一个月内调解结案。
对于医调委,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评述:“无法律强制约束力,效果还有待实践评估和完善。”
而广东省卫生医疗系统反思整顿,则有助于妥善地处理当下尖锐的医患关系,深入推进医改,解决“看病贵、看病难”基本难题。
广东省医师协会人文医学工作委员会,向广大医务人员及社会各界发出《和谐医患五项原则倡议书》,倡议医护人员救死扶伤之余,亦注重人文关怀。
11月12日上午,该委员会举办“做人文医师、促和谐医患”人文医学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要解决目前激烈的医患关系,医生们需要重视人文医学,人文地对待每一个患者。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国家财政投入不足,却将医院直接推向市场,可是医生的劳动价值被严重低估。医院为维持正常发展,必然产生以药养医的非常态体制问题,逐渐减少公益性服务成分,并出现红包(广东省不普遍)扭曲地补偿医生价值的现象,因此‘看病贵、看病难’基本难题油然而生”。
在廖新波看来,是制度性原因导致“看病贵、看病难”关键难题,医改不是卫生系统一家的事,而是国家多部门综合改革的要事。只有同时调动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和增加医院的公益性服务,并且传媒界慎重、严谨报道医疗纠纷,才能解决紧张的医患关系。当然,不管卫生医疗行业的环境如何,医生工作时仍然必须秉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敬重态度。
- 2. 广东建调解机制化解医疗纠纷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