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媒体报道事实
黄汇慧(北京同仁医院):媒介化事实,是由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与语言学教授乔姆斯基提出的。就是大众的活动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只能通过各种媒体去了解、认知大千世界。而媒体在展现事实的时候,并不是像镜子一样再现事实的一切,而是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再加工。于是,当有媒体刊出“8毛钱治10万元病”的消息时,这个片面、甚至可以说是歪曲的“媒介化事实”误导了公众的认知。社会舆论对深圳市儿童医院口诛笔伐,却很少有人去追问事情的真相。
记者的正义感没有错,老百姓的正义感也没有错。然而人体是复杂的,医学有它的局限性,它不能包治百病。最早报道这个事件的深圳新闻网记者用充满噱头的标题成功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却伤害了深圳市儿童医院的医生。最终事实证明,也伤害了无辜的患儿。
在新闻界“走转改”活动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记者在接到患者投诉时,能不能走进医院,哪怕抽出半天时间,看看那些一大早开始出门诊、中午连饭都顾不上吃的医生?看看那些在病房穿梭、一刻不得休息的护士?或者静下心来,仔细采访接诊医生。深入、真实的报道,远比耸人听闻的标题更有说服力。医生对患者负责,请记者也为自己制造的媒介化事实负责。
小编推荐:国家药监局评估强生产品安全风险
医生自身存在问题
陈卫春(江苏省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就“八毛门”事件而言,深圳市儿童医院医生为明确诊断,不厌其烦详细检查,其认真负责的精神理应获得家长的万分感激。可事实上,家长不但不感激,反倒产生不信任。尤其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患儿的父亲陈先生还是医生。我不得不反思信任危机中医生自身的原因。
国外专家说,医生和病人的关系,第一是信任,就是医生要获得病人的信任;其次是信任;第三还是信任;然后是技术。他们把这个问题表述得如此突出,说明信任极其重要。信任不是偶然形成的,需要不断努力去做,做好了,病人才能信任你。
医者要有宽容之心
宋秀玲(深圳某医院):“八毛门”事件虽然结束了,但很多人又把矛头对准了患儿家长。这次事件伤害了这么多人,真不值得。
在这次事件中,深圳市儿童医院的医生表现出了医者应有的宽容。在诸多舆论压力施加给患儿家长时,我们医生没有沾沾自喜,没有胜利者的骄傲,而是让大家不要再打扰患儿家长,给他们一个空间,让他们平静养病和生活,同时表示愿意继续为患儿服务。我认为这才是医者正确的态度。如果大家都拿出一颗宽容仁爱的心,医患关系才能从冰冷走向温暖,社会才会和谐。
根源在于沟通不到位
黄燕(清华大学医疗管理研究中心):“八毛门”涉及三个问题:1.凸显医疗行业信任危机,且医患双方均是受害者。2.百姓惧怕手术,一大原因是担心费用太高,自己支付不起。为此,想方设法为患者提供物美价廉的服务是当务之急。3.医生有效沟通的能力严重不足。前两家医院的医生均存在这个问题。有效沟通不足,不仅不会打消家属的各种疑问,还会招致其猜疑、误解乃至对医生的不信任。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