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医药广角 > 专家称顶尖骨科医生1年可拿上千万元回扣

专家称顶尖骨科医生1年可拿上千万元回扣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1-11-03来源:中国青年报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医患关系是一种主动和被动的关系。临床中,医生完全可以向患者介绍非采购招标的产品,并以患者需要为由要求购买这类产品。这样一来,采购招标必然会遇到很大阻力。

我在广州打过一场官司,原告的老伴要做心脏支架,并在手术前与医生说好放3个。那个支架是记忆合金,很昂贵。手术过程中,医生突然出来问家属:“有钱吗?还需要放。”那种情况下,家属只好说:“救人要紧,你看着放吧。”结果最后放了17个支架!到底有必要放那么多吗?只有医生知道。

所以,医患关系是一种主动和被动的关系。临床中,医生完全可以向患者介绍非采购招标的产品,并以“患者需要”为由要求购买这类产品。这样一来,采购招标必然会遇到很大阻力。因为使用集中采购招标的药品,医生拿不到回扣,没有动力去推。这是导致集中采购招标屡屡落空的重要因素。

小编推荐:有机食品假冒更应追问监管

中国青年报:医疗器械价格虚高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利益链?

卓小勤:这个利益链的头两个环节,就是医院和生产企业。企业定价越高,医生为了获得更多利益,就越愿意推荐这个产品。产品卖得好,医院和企业都得利。很快大家蜂拥而上都来生产这个产品,这就使得负责产品流通的销售企业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作用越来越强,这是第三个环节。第四个环节是媒体和广告商。第五个环节就是一些腐败官员。只有新产品才可以重新定价,所以为了定个高价,企业就不断申报新产品。这些都需要政府审批。再往后,就是医生,通过回扣来获取经济利益。整个利益链的每个环节都会在医疗器械或药品的高价中分一杯羹。唯一的受害者就是患者。

中国青年报:利益链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卓小勤:这都是“以药养医”政策的后果。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医疗资源不足,国家就给了“以药养医”的政策,即在药品、医疗器械采购价基础上加价25%,作为医院维持发展的经费。这直接造成一系列连锁反应:

第一,市场得到信号,定价越高越好销。这是导致医疗器械价格和很多药价虚高的最直接原因。第二,大家发现做药、做医疗器械赚钱,于是县县建制药厂、医疗器械厂,而且都是小型的,低水平重复。这些企业要生存,就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虚高定价、给回扣。

这就造成整个产业结构的混乱。比如医药代表的本职是介绍新药品和器械,让医生能尽快掌握其用法。但如今医药代表的主要职能成了“做回扣”。前不久,一个业内的朋友跟我说,一个顶尖的骨科医生一年可以拿到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回扣。

针对个人的反贿赂措施不能根治医生吃回扣

中国青年报:对于医生拿回扣,有关部门已经加大了监管力度。刑法把受贿罪主体扩大到医务人员。这些措施的效果如何?

卓小勤:在一次全是医生的聚会中,我问大家怎么看“拿回扣”以及“检察机关反贿赂”。大家说“很紧张”,但都觉得“法不责众”。还有人说自己主动退了回扣,有的说退了3万元,有的说退了5万元。他们就骂那个退5万元的:“你退那么多,别人会说我没退干净。”

本文导航
  • 1. 专家称顶尖骨科医生1年可拿上千万元回扣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