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医药广角 > 失能老人基础医疗护理缺口较大

失能老人基础医疗护理缺口较大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1-10-28来源:健康报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按照学界解释,失能老人是指那些生活不能自理、必须依靠他人照顾的老年人。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年末,全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330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0%。

各地探索

青岛:试办医养结合专护病房

今年7月,山东省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发通知,规定该市不低于二级医疗机构资质标准的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定点医院,可以申办老年参保患者医疗专护试点病房。

通知规定,凡退休参保人员和城镇老年参保居民,在病情较重、需长期医疗护理、单次住院时间不少于60天,同时具有医保规定的“需要长期依靠呼吸机等医疗设备维持生命体征”、“各种急症、重症或术后病情已趋于稳定但仍需长期后续治疗”等5种特殊情况之一的患者,可申请医疗专护。医疗专护费用实行日包干结算,且不受医院住院结算指标限制,人均日包干费用(含患者自费部分)120元。

日前,记者来到率先启动试点的青岛市市南区人民医院。试点病房是该院原老年科病房,设有28张床位,目前入住20位老人,配有25名护士。记者来到一间住着5位长期卧床老人的病房。在护士郝丽娟的协助下,记者与83岁的于奶奶进行了简单交流。老人入院前患上的褥疮已经痊愈,住院期间还发生过2次心肌梗死,都被护士及时发现得到救治。老人希望长期在病房住,可以得到专业护理。

该院医疗专护病房主任管春燕说,在医疗专护病房的老人需要长期医疗护理。对于病情危重的老人,该院将他们转诊到三级医院治疗;在该院治疗后病情稳定的老人,可以回家或入住一般的养老机构。

小编推荐:口中五味预示哪些病?

■专家观点

北京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副所长穆光宗教授说,青岛的做法是政府主导的医养模式,特点是以维持生命体征的医疗为主,养老为辅。对于重度、完全失能老人的照料,一般家庭不能胜任,政府和医院必须介入和主导,否则家庭必被拖垮。住院式医养模式类似国外的“喘息服务”,政府代办服务缓解家庭困难。

穆光宗说,在人口高龄化、高龄病残化的压力下,医院可能在不自觉中演变为另类养老院——医养院。矛盾的焦点是,医院的床位紧张,而需要床位的“医养老人”又没有地方可去,他们的最好归宿可能是具有医养功能的医院。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以医院为据点的医疗康复主导型老年照料模式”具有前瞻性意义,符合老龄化形势发展的需要。要积极鼓励、大胆探索中国特色老年医养院和老年护理院的建设。

北京:成立日间照料中心

今年8月30日,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了该市首个由社区卫生中心设立的老年康复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包括健康管理、基本医疗护理、康复和生活照料,照料时间为8时~17时。

据该老年康复照料中心主任赵卫华介绍,来到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老年人每天由医护人员对其进行例行身体检查,然后开具医嘱,指导用药,进行慢病指导和康复训练,并随时检测日间血压、血糖等。对疑难、重症、慢性疾病发作的老年人,提供对口三级医院预约挂号、专家会诊、转诊服务。

记者看到,该老年康复照料中心位于玉渊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楼的第四、五层。五层目前设有3间标准病房,共有7张床位用于提供日间照料服务。位于四层的日间照料中心康复区分为作业治疗室和物理治疗室,利用康复器械与专业康复技师手法治疗,为患有脑血管病后遗症等的老年人进行肢体康复。老年人在中心享受的健康体检、基本医疗护理服务、康复服务的费用均按北京市统一标准收费并按医保报销,个人支付10%,医保支付90%。

赵卫华说,在成立老年康复照料中心之前,玉渊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内老年人医疗和康复需求作了调查,八里庄地区共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8403人,其中失能老人60余位。该中心接收的老人主要为高血压、糖尿病和脑血管病等慢病患者,并且有自理或半自理能力。由于人力资源的限制,目前还不能接收失能老人。对于有康复照料需求的失能老人,中心工作人员实行入户康复治疗。对有肢体活动障碍的老年人,每周由团队免费上门服务,进行康复训练指导。

赵卫华认为,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北京的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社区卫生服务在老年人,尤其是失能老人长期照料服务中发挥作用,显得非常紧迫和必要。开展老年人的长期照料,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政府搭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落实,并适当增加社区机构的人力资源,支持开设老年长期照料病床,为失能老人提供疾病护理、长期照料服务,区别于养老为主的老年福利机构和以医疗为主的老年医院。另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还可以和辖区内老年公寓合作,定期派医护人员入驻老年公寓,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护理技能专业培训。

■专家观点

穆光宗说,社区是医疗康复和老年照料的重要环节。玉渊潭社区老年康复照料中心探索的是社区医养模式。优点是方便了老年人,受惠的主要人群是患有慢性病的老人,缺点是目前对重症失能老年人的医养功能不足。社区医养模式包括社区医疗康复和居家老年照料两个方面,医和养的比重各有多少,还要看各辖区覆盖老年人的实际情况。

上海:探索介入式护理

为缓解老年医疗护理难,上海医改方案提出5年内全市增加1万张老年病床。但上海中心城区土地资源有限,短期内新建护理院、大幅增加床位困难不小。杨浦区卫生局为此推出介入式护理模式,鼓励老人居家护理。

该模式即派团队上门开设护理病床,医生作评估,护士示范基础护理,此后,护工每周上门服务,再带动家属一起照顾。目前介入式护理团队上门护理一次,医生收费15元、护士5元,医保可报销80%,家庭护理病床1个周期结束后还能按住院标准再报销,病人仅承担8%的费用。目前,该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护工上门服务实行免费。

■专家观点

穆光宗说,上海市杨浦区探索的介入式护理属于养医模式,养护为主、医疗为辅。这种居家型养医模式不同于青岛的住院式医养模式。在医院医养资源供给不足的前提下,居家型养医模式对医院医养模式具有补充意义。介入式护理具有低成本的优势,也有利于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适合不依赖大型医疗设备、也不需要24小时观察的非重度失能老年人。

穆光宗表示,我国是一个地区差异性很大的国家,应该发展多种模式,探索多种途径,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来解决失能老人的医养问题。所谓医养,就是唯医能养,无医难活,对重度完全失能老人,只能进入这个模式。对部分失能老人,则应以医助养,其实质是养医模式,养护为主,医疗为辅。当下需要的是总结不同模式的经验,使之更加完善,同时扩大试点,在经验和理论成熟之后,再行推广。

本文导航
  • 2. 失能老人基础医疗护理缺口较大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本文关键词: 失能老人 医疗护理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