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账本
慢性病经济负担增速赛过GDP
2010年疾病总负担:48000亿元
直接负担:20000亿元(资料来自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
间接费用:28000亿元(根据业内专家推算,推算主要依据是因疾病造成的劳动力损失以及护理费用等)
“测算国家的慢性病经济负担,数据是触目惊心的。”卫生部卫生政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饶克勤指出,我国居民前4位死亡原因依次是脑卒中、癌症、老慢支、心脏病,均为慢性病,占死亡总数的75%。
饶克勤向记者披露最新卫生统计学数据(来自第四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等),介绍慢性病导致的沉重负担:
小编推荐:五种癌症与饮食关系最密切
2005年,全国居民病伤持续的时间为1.1亿人年,与1993年相比增加了16.7%。慢性病的增长异常引人瞩目:其中恶性肿瘤增加了111.5%,糖尿病增加了482.9%,高血压病增加了387.2%,脑血管病增加了251.3%,心脏病增加了82.4%。
2005年,全国居民因病伤卧床的总天数为67.3亿天,比1993年的37.9亿天增加了77.4%。其中增加最明显的依然是慢性病,因糖尿病卧床天数比因病伤卧床高5.4倍、比高血压病高4.4倍、比脑血管病高3.4倍、比心脏病高2.1倍、比恶性肿瘤高1.1倍。
由此带来的医疗花费惊人。饶克勤领衔的第四次中国卫生服务调查覆盖全国20万人群,测算出更细的2005年慢性病“国家账本”:
脑卒中:具有代表性的慢性病,在所有疾病类别中死亡率、致残率均处于第一位,发病呈上升趋势。因脑卒中造成的疾病经济损失高达1853亿元,占疾病总负担的7.7%。
糖尿病:是45岁以上人群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半数以上糖尿病患者死于冠心病,还增加了心梗或脑卒中的死亡危险。我国糖尿病患者接近4000万人,占世界患者总数的22%。据国际糖尿病联盟估计,到2025年,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将达到5930万。专家估计,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中约有40%(500万人)坚持服药治疗,每人年均药费1600元。
慢阻肺:2005年调查测算,我国有慢阻肺患者4400万,城镇年人均直接医疗费用约为每年1.17万元。
此外,心脏病还将花费1974亿元,高血压病花费为1005亿元,恶性肿瘤2883亿元,其中肝癌672亿元、肺癌497亿元、胃癌386亿元。
在“直接账本”中,2005年全国门诊住院医疗费用总额为7589亿元,其中心脑血管疾病费用就占了总费用的23%。
对于“间接账本”,饶克勤说:“有这样一种简单的算法,如果按照2005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4053元来计算,一位患者如果丧失劳动能力,平均损失为每年14053元。”
在以丧失劳动能力为主要构成的间接成本中,20.7%是由心脑血管疾病造成(其中9%为脑血管疾病、7.9%为心脏病、3.1%为高血压病),17.3%是由恶性肿瘤所造成(其中4.3%为肝癌、3%为肺癌),9%是由呼吸系病所造成(其中4.6%为老慢支)。
“最让人担忧的是,慢性病带来的经济负担的增长,超过了GDP的增长。”饶克勤说,据测算,1993年到2003年10年间,GDP由3.5万亿元增加到13.6万亿元,增加了2.89倍,但是疾病经济负担增长4.04倍,由3208亿元增加到16180亿元。根据推算,从2003年到2010年,虽然GDP从13.6万亿元增加到39.8万亿元,增加1.93倍,而疾病经济负担增加了1.97倍。疾病负担增长超过了GDP的增长。
饶克勤说:“慢性病已成为造成我国人口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 1. 慢性病的“家庭账”与“国家账”
- 2. 慢性病的“家庭账”与“国家账”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