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合理用药,完善相应机制
9月15日讯抗菌药是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药品,然而滥用抗菌药也会给健康带来严重危害。据卫生部统计,中国68.9%的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平均100个患者1天消耗80.1人份的抗菌药物,是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平均值的一倍多。为了促进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卫人委)于上月16日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明天是该通知下发的一个月,通知落实情况如何?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昨天走访了深圳几家医院,发现情况不是很乐观。
1政策
重拳治理抗菌药滥用
一个月内,卫人委通过发通知、签订责任状等方式,重拳整治抗菌药滥用情况。
据悉,8月16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中规定,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50种,二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此外,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通知要求,对于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师,卫生行政部门或医疗机构视情况依法依规予以警告、限期整改、暂停处方权、取消处方权、降级使用、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等处理,对于严重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医疗机构的,将追究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责任。
小编推荐:药价一降再降为何感觉不到
此外,本月2日,市卫人委与我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民营医院负责人代表签订责任状,承诺3年内逐步降低临床上抗菌药物的使用比例,使其控制在规定范围内。而在卫人委还于本月9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医疗机构阳光用药制度建设的通知》里,除了继续强调控制抗菌药使用数量外,还规定三级综合医院抗菌药物使用金额不得超过医院药品使用总金额的20%;二级和一级综合医院不得超过15%,对存在严重不合理用药问题的药品做出停用处理。
2调查
八成输液单含抗菌药
抗菌药“限用令”下达一个月来,具体落实的效果如何?昨天,记者走访了我市几家大型医院的输液室,在随机抽取的50份患者输液单中,有41张含有抗菌药,占总数的82%。在这些输液单中,使用的抗菌药主要为头孢、美洛西林等。
“我们也知道用抗生素会给孩子身体健康带来不好的影响,但是看着孩子病成这样,做家长的心里揪得慌,只期望孩子能快点好起来。”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儿童输液区,市民刘女士抱着四岁的儿子告诉记者,孩子生病已经是第三天了,要是再好不了,她就准备让医生再换一种药试试。
在与家长的交流中,记者发现,到医院打吊针的幼儿多是因为咳嗽、气喘和肺炎等症状一直不减缓,家长不得已才带孩子来医院打抗生素。而和刘女士一样,这些家长在担心孩子被滥用抗生素的同时,也不知道有什么更好的治疗方法。“不打抗生素就好不了啊,有病不治也不行。”刘女士说,语气中略显无奈。
据悉,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去年发布的《2010年中国家庭药箱调查报告》显示,我国79.4%的居民有自备抗菌药物的习惯,75.4%的居民在本人或家人有炎症或感冒发烧时,会自行服用抗菌药物,56.7%的居民存在“滥用抗菌药”的行为。而有关研究显示,有八成使用抗生素的病人实际上并不真正需要抗生素。
- 1. 月考抗菌药“限用令”:药方还是多“菌”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