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药品降价等政策压力是医药股走弱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近日,国家发改委和卫生部又分别出台了“调整激素等部分药品价格”的政策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对行业影响偏负面的政策。不过,业内人士表示,从政策内容看,两项政策均要好于预期,“靴子落地”有助于修复短期过度悲观的预期,对于部分已经反映负面预期的公司而言是一个利好。
小编推荐:哈药总厂因超标排污等问题被罚123万元
根据发改委的通知,从2011年9月1日起,部分激素、调节内分泌类和神经系统类等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将有所调整,共涉及到82个品种、400多个剂型规格,平均降价幅度14%,降价范围包括单独定价药品和统一定价药品;同时,发改委还取消了部分已经停止生产或进口的药品的单独定价权。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14%的平均降价幅度要低于此前市场预期,而且统一定价有利于未来行业良性竞争,缩小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产品价格差距,对目前整个行业增速影响甚微。同时,结合今年前一轮降价情况看,两次调整力度逐步减小,表明主管部门对降价效果预期降低,虽然国家对药品降价将呈现常态化,但医药行业长期增长趋势不会改变,年内预计也不会有更严厉的政策出台,近期医药板块有望复苏。
而具体到上市公司,业内人士表示,此前备受市场关注的恩华药业和人福医药并没有产品进入目录,可谓疑云尽散,无疑是一个利好。而红日药业、华东医药、双鹤药业等虽然有产品进入名单,但考虑到降价目录的品种的降幅、产品在各公司的利润贡献情况,以及部分价格过高药品的适当降价,可能有利于销量的提升,本轮降价对这些公司的影响也相对有限。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也有一些企业可能在本轮降价中承担比较明显的损失。东北证券在最新报告中指出,部分与统一定价的价格差距不大的药品,可能因为降价而导致毛利率降低和定价优势减弱。例如,千红制药的胰激肽酶原注射剂(10单位,冻干粉)降价前最高零售价为13.4元/瓶,降价后为11.3元/瓶,而统一定价的价格为10.8元/瓶,二者价格差距仅为0.5元/瓶,千红制药的价格优势有所减弱。此外,产品具有市场优势地位的企业,如长春高新等在统一定价药品降价中受到的影响更大。
相比起药品降价,卫生部近期公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负面影响可能还要更小一些。与5月份发布的“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政策草案相比,此次征求意见稿不仅取消了三级医院购进抗菌药物不超过50种,二级医院购进抗菌药物不超过35种的限制,也取消了对三代和四代头孢、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品规数量限制。同时,还明确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由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这意味着各省根据各自的情况有着更加宽广的自主权。
瑞银证券表示,虽然新政仍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国内抗生素的使用,但当前草案对国内抗生素行业的影响可能远不及当初所预期的那么大,新政策应该能部分缓解投资者对于可能受政策影响公司的担忧。
广发证券也表示,预计年底前各省的细则和目录会陆续出台,长期看抗菌药物行业的发展将趋缓,但仍存在结构性机会。看好拥有品种优势的企业,如信立泰、一致药业、白云山、科伦药业等。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