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医药广角 > “小”医生带动的“大”医改

“小”医生带动的“大”医改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1-07-27来源:健康报网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上海,这座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正向着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前进。在几个月前公布的上海版医改方案中,也透露出这种雄心。尽管在全国省级行政区中最后一个公布,但沪版医改方案还是获得了外界一致好评。

上海,这座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正向着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前进。在几个月前公布的上海版医改方案中,也透露出这种雄心。尽管在全国省级行政区中最后一个公布,但沪版医改方案还是获得了外界一致好评。

在一系列数字指标上,上海医改方案设定了更高的目标。比如,从今年起,上海的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从7万元提高到28万元,超过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医疗费用报销80%。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平均报销比例分别达70%左右,而这一比例目前全国平均只有50%、43%。

除这些目标外,上海还在默默地做着更多基础性工作。透过这些工作不难发现,即使是在中国最发达的城市,医改在最基础的部分的推进依然需要艰苦的探索和努力。

小编推荐:北京残疾人事业“十二五”规划公布

邱宏亮们的“重要身份”

6月29日,一个平常工作日的下午,记者在上海市徐汇区长顺坊社区碰到了正在巡访家庭病床的家庭医生邱宏亮。每天10时看完门诊后,他就会背着黄挎包,带上听诊器,骑着一辆电动自行车在几个小区之间来回跑。

如果抛开对医改的种种专业探讨与分析,只是让长顺坊社区树荫下几位正在乘凉的阿姨来谈谈医改,她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看到邱宏亮的次数更多了,而且他管的事情也越来越多。

“说是提供‘六位一体’服务,实际上与居民健康相关的都要管。”邱宏亮说,从疾病诊治到公共卫生,从入户随访到慢性病管理,甚至在路边遇到阿姨买菜回来,他都会从营养学的角度给出建议。

上海市卫生局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付晨介绍,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家医改方案规定的许多硬指标,上海已提前达到甚至超过。而要解决上海面临的实际问题,必须做一些开拓性的工作。

因此,上海医改方案探索实施5项基础性工作,包括完善区域卫生规划,优化医疗资源,特别是优质医疗资源的均衡配置;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技术水平;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开展大规模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家庭医生制度。

这5项基础工作,被誉为上海在“四梁八柱”之下夯打的5层“地基”。而区域资源配置和医疗联合体的基础都是家庭医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一部分就是培训家庭医生,信息化建设在社区的服务主体也是家庭医生。和邱宏亮一样默默在上海200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家庭医生,成为上海医改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载体之一。

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的考虑

按照上海医改方案的规划,每2000人~3000人配备1名家庭医生。邱宏亮的顶头上司、徐汇区康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易春涛说,每名家庭医生的服务半径并非完全按照人数划定,而是“以居民需求”及“自然选择”为原则,基本限定在步行15分钟的可及范围内。

家庭医生在上海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2003年起,上海就开始组建由全科医生、公共卫生医师、全科护士组成的全科服务团队,深入社区开展网格化约定服务。从模式上看,现在的家庭医生制服务是全科服务团队的“升级版”。

易春涛说,现在家庭医生的资质提高了,大多是主治医师,在社区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还是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甄选出的骨干。其次,在服务内容上,除基本医疗,还涵盖了健康管理、公共卫生等外,还包括上门访视、家庭病床服务、在中小学校开展传染病防治等工作。“家庭医生制度已实施两个月时间,现在签约率将近30%,再过几个月,就可以全部覆盖社区的重点人群了。”

为了让家庭医生更好地发挥作用,易春涛的好朋友、斜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克明专门设计了支持系统:首先是建立家庭医生团队互助支持平台,这个团队由家庭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组成。其中,护士协助家庭医生完成公共卫生、健康管理等部分工作。

此外,中心还为家庭医生的聘用和晋升设立了激励机制。被聘用为家庭医生的,职称评定时可加分;在同等条件下,先进和优秀职工评选时家庭医生有优先权;出国进修或外出学习也有优先被推荐的机会。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任们愿意在家庭医生身上花工夫,背后是强大的政府投入保障。徐汇区卫生局局长刘诗强透露,2009年,徐汇区财政投入到社区卫生服务的费用高达1.4亿元。有了财政托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用担心奖金和收入,才能真正转过身来安心提供家庭医生式服务。

本文导航
  • 1. “小”医生带动的“大”医改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本文关键词: 家庭医生 医改 医疗 医生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