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医药广角 > 不要低估卫生部的记者黑名单制度

不要低估卫生部的记者黑名单制度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1-06-16来源:荆楚网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主任毛群安在6月13日的第三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上发言时说,卫生部将建立媒体记者黑名单制度。此言一出,立刻引起舆论广泛关注。正所谓防火防盗防记者,卫生部的这一作法,其实并不新鲜,只不过很多政府部门,更愿意偷偷地、只做不说地封杀,而不会理直气壮地公开表态。

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主任毛群安在6月13日的第三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上发言时说,卫生部将建立媒体记者黑名单制度。此言一出,立刻引起舆论广泛关注。正所谓“防火防盗防记者”,卫生部的这一作法,其实并不新鲜,只不过很多政府部门,更愿意偷偷地、只做不说地“封杀”,而不会理直气壮地公开表态。

小编推荐:夏季防病常给家里消消毒

有人认为,卫生部建立记者黑名单制度,缺乏实际的操作手段和方式,对媒体和记者的影响并不大,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政府部门,特别是卫生、气象、地震等单位,在很多方面的信息公开,从法律上就赋予了他们独家的信息垄断地位。从媒体的角度来说,这些部门其实就是媒体的衣食父母,他们在与媒体打交道时并不弱势。因此,这些部门是有足够的权力,不提供新闻给列入黑名单的记者的。

另外,一些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如果没有主管部门的意见就报道出来,也违反了新闻的中立、平衡的原则,而且极容易导致新闻的失实。重大新闻的漏报,以及出现失实新闻,媒体对记者的处理从来不手软。

媒体的采编流程,一般是一位记者负责一个或几个相关的部门的新闻采访,内部说法叫“跑线”。如果如毛群安所言,卫生部门从上至下建立这样一个黑名单的数据库,可以说,被封杀的记者以后要混食品安全这条线,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虽然,媒体内部可能会进行一些调整分工,但是对记者本人的升迁和个人职业的发展,影响无疑巨大。

而记者,面对这个黑名单制度,恐怕是心生恐惧。虽然从表面上看,封杀的是“恶意”记者,但是从客观上,会助长跑线记者“不出错就是立功”的观点,削弱记者对卫生部门舆论监督的动力。更严重的是,卫生部门对记黑名单记者的入榜,也缺乏严格的标准,以及几乎为零的监督,无疑会沦为自家为所欲为的“私法”。

诚然,一些记者确实在报道的时候,持幸灾乐祸,先入为主的观念,放大甚至夸大食品安全问题。但是,媒体本身,对这些不良行为都有一定程序和机制制约,卫生部门可以通过媒体和媒体主管部门进行沟通。另外,卫生部也并不是没有办法来维权,如果记者失实的报道影响了企业的利益,卫生部所要做的,就是力挺企业,通过法律的手段来帮企业讨回公道。

需要,而及急待卫生部做的,不是封杀记者,其实是去封杀黑心医院,封杀黑心医生,封杀黑心食品生产企业。遗憾的是,至今也没看到卫生部在这方面有所建树。

记者的行为,是一种职务行为,而不是一种个人行为,对记者个人进行封杀,对弱者下刀,其实就是在滥用“私刑”。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