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疾病疫情 > 防蜱虫传播病 关键是防叮咬

防蜱虫传播病 关键是防叮咬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1-05-25来源:健康报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近日,蜱虫咬人致病事件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山东多地发现蜱虫叮咬导致的疾病,已有一名重症患者因多脏器衰竭死亡。北京地坛医院日前也收治了一名来自河南被蜱虫叮咬的病人,后因病重救治无效死亡。

?

小编推荐:山东蜱虫叮咬病例频发

新闻事实

近日,蜱虫咬人致病事件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山东多地发现蜱虫叮咬导致的疾病,已有一名重症患者因多脏器衰竭死亡。北京地坛医院日前也收治了一名来自河南被蜱虫叮咬的病人,后因病重救治无效死亡。

蜱虫能传播多种疾病

蜱虫可以传播许多传染病。蜱传播的病毒性疾病有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凯撒奴尔森林病、兰加特脑炎、鄂木斯克出血热、西尼罗热等,蜱传播的螺旋体病有莱姆病、蜱媒回归热(地方性回归热)等,蜱传播的立克次体病有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巴通体病、北亚蜱传立克次体病(西伯利亚蜱传斑疹伤寒)、Q热、落矶山斑点热、纽扣热等,蜱传播的细菌性疾病有鼠疫、布氏杆菌病、兔热病等,蜱传播的原虫病有巴贝西原虫病。

近两年来,我国湖北、河南、山东等地陆续报告以发热、胃肠道症状、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病例,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并有因多器官衰竭死亡的病例。这些病例多发生在山林地区,呈散发流行,发病前这些患者大多有被蜱虫叮咬的历史。

开始时人们怀疑是蜱传播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但在许多患者的血液内未检测到无形体。由于找不到这种蜱传播疾病的病因,我国于2010年5月将这种新发现的传染病暂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经过一年的努力,我国科学家终于发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的。据了解,最近山东发生的蜱传播疾病和北京地坛医院的死亡病例均是这种新型布尼亚病毒所致。

蜱虫吸血时传染疾病

蜱虫,也叫草爬子,背上有硬壳的为硬蜱,没有硬壳的为软蜱,一般藏在山岳草丛中或寄生在动物身上。蜱虫的一生经过四个发展阶段:虫卵、幼虫、若虫和成虫。蜱的虫卵孵化成幼虫后会爬到植物的叶子上等着动物宿主的到来,跳到宿主身上饱食一顿,然后蜕化成若虫;若虫再到宿主身上吸血,发育成成虫;成虫更是靠吸血为生。最后,吸足血的成虫蜱落地交配,雌蜱再爬到草根、树根、畜舍等处产卵。雌蜱虫完成产卵任务之后就会死去,雄蜱虫一生可交配数次。

蜱虫不仅在发育生长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吸血,而且要长时间大量吸血。硬蜱吸血一次可达几天,软蜱也常常要吸血数分钟至1小时以上,吸饱血的蜱体积可比吸血前胀大几倍至几十倍,雌硬蜱甚至可达100多倍,堪称“吸血鬼”。

尽管“吸血鬼”蜱虫一生不断吸血,但它主要吸动物的血,如鼠、牛、羊、狗、鹿等,只有在人类进入山林草丛,或接触寄生动物等偶然的情况下跳到人身上吸血,吸人血的蜱虫多为若虫,有时也有成虫。

本文导航
  • 1. 防蜱虫传播病 关键是防叮咬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本文关键词: 防叮咬 蜱虫 蜱虫咬人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