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矶乡卫生院是当地唯一的医疗机构,是岛上4000多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不仅要承担居民常见病诊疗和卫生防疫工作,还要承担护送危急病患出岛救治的重任。为了让百姓放心,每次遇到危急病患,陈凡经总是亲自护送。
1991年7月的一个晚上,村民万祥萍上消化道出血。由于卫生院没有输血、止血设备,晚上10点,陈凡经和同事三人乘坐一艘渔船送万祥萍出岛。
“晚上天黑,伸手不见五指,湖面还有风浪,”回想起来陈凡经仍心有余悸,“但是,当时想得更多的是,千万不能走错方向,不能耽误了病情。”两个小时后,小船在湖堤靠岸,陈凡经又和家属一起护送病人到南昌市第一医院。由于送得及时,万祥萍得救了,而此时已经是第二天黎明。
陈凡经护送病人出岛救治的次数已经数不胜数了。村民邱慈鑫老人曾两次病重,2006年心脏病发作,2009年病毒性脑炎突发,每次都是陈凡经亲自护送到新建县医院抢救。“要是没有陈院长,估计我早不在了。”邱慈鑫对记者说。如今,邱慈鑫老人身体康健,77岁还侍弄着两亩菜地。
“救死扶伤,原本就是医生的职责。”每当患者来致谢,陈凡经总是这样说。陈凡经就住在卫生院的院子里,晚上听到患者在病床上呻吟,即便是数九寒冬,他也要起身去探望,“和病人聊聊天,也能减轻他们的痛苦。”
小编推荐:宝宝冬季常见病的预防7细节
从“瘟神岛”到“健康乡”
1974年陈凡经刚到卫生院时,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医疗设备落后,稍微复杂一点的病症都无法救治。“看着村民受病痛折磨,心里只有干着急”,至今想起,陈凡经仍耿耿于怀。
1995年,岛上通电,卫生院晚上动手术终于有了灯光。2006年,新建县城到南矶乡的湖底公路修通,枯水期重病患者1个半小时即可送到县城医院救治。
为控制血吸虫病,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在南矶乡建立卫生院、血防站、保健站三位一体的防治机制。每年春季,陈凡经带着同事挨家挨户上门发放预防药物。同时,在学校开设血防课程,从小培养居民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血防意识。
如今的南矶乡卫生院占地面积3359平方米,设有门诊大楼、防保传染科、血防大楼,在岗职工21人,其中临床医师7人,护理助产师6人。随着岛上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居民常发病、多发病不用出岛就能治疗。陈凡经和同事多年间宣传血防也见了成效。记者看到,岛上道路旁,随处可见“有血吸虫,下水危险”的石碑。岛上居民也有了主动防护的意识,卫生习惯逐渐形成。
多年的付出,陈凡经最为欣慰的就是基本把“瘟神”赶出了南矶乡。据统计,现在南矶乡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率由上世纪60年代的60%降到5%以下,人均寿命由当时的50岁上升到70岁。
- 2. 江西乡村医生坚守疫区根治血吸虫病37年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