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疾病疫情 > 出国归来谨防输入性疟疾

出国归来谨防输入性疟疾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2-02-08来源:健康报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疟疾俗称打摆子,是一种经疟蚊叮咬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按感染疟原虫的不同,疟疾分为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圆疟,其中以恶性疟最为凶险。

防治面临两大难题

“2010年年初收治第一例恶性疟重症病例前,我已经有20年没见过这种病例了。”孙燕告诉记者,“不少医务人员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恶性疟疾。”她表示,出国务工人员防病意识淡薄、非流行区医务人员对恶性疟疾缺乏足够认识,是当前困扰输入性疟疾防治的两大问题。

据孙燕介绍,前往疟疾高流行国家的务工人员,多数来自农村,对务工地的疾病流行危害性认识不足,采取预防性服药、严防蚊虫叮咬等防病措施的人员不多,回国后主动到防疫机构健康检查的更是寥寥无几。更严重的是,恶性疟本身潜伏期较短(7天~15天),有些人从高疟区回来后,出现发热、畏寒等不适,多当成感冒、劳累等处理,未能及时就医。到症状加重后就诊,也极少主动向医生介绍自己有出国务工史。如果接诊的医务人员再对恶性疟认识不足,就很容易延误诊疗时机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这两年我们共报告两位死亡病例,都是因耽误治疗所致。”

“目前,我国除云南省和海南省外的其他地区均已消除恶性疟。”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郑灿军说,出国务工人员输入的主要是恶性疟,如不能及时控制这些传染源,仍有可能造成恶性疟在本地继发传播。

专家建议,劳务输出组织机构、出入境检疫机构,对到非洲、东南亚等恶性疟高流行区的务工、经商等出入境人员,应加强恶性疟预防、治疗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其防蚊和及时就医意识。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非恶性疟流行区,应加强恶性疟临床诊断和治疗知识的培训,提高临床医生及时发现和规范治疗恶性疟患者的能力,避免恶性疟患者因治疗不及时和不规范造成死亡。此外,疾控机构对发现的恶性疟病例,应尽快对其进行个案调查;应对与患者到过同一地点工作的回国人员进行调查,以尽可能发现其他恶性疟病例和带虫者。

专家同时提醒公众,为了自己和他人健康,出国务工、旅游、求学回来后,切记及时主动进行健康体检。其中,前往非洲的尼日利亚、刚果、布基纳法索、肯尼亚、安哥拉、喀麦隆、乌干达、马里及东南亚的缅甸、泰国、巴布亚新几内亚、柬埔寨等高疟区,尤应提高防疟警惕性。

本文导航
  • 2. 出国归来谨防输入性疟疾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本文关键词: 疟疾 输入性疟疾 预防疟疾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