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是我国第一个食品营养标签国家标准,属于强制执行的标准。实施4个多月来,效果如何?近期,记者走访了上海多家超市、卖场、便利店后发现,不少食品营养标签标注得并不规范,甚至没有进行标注。消费者对营养标签往往不看或是看不懂。
“吃个东西就得懂这么多”
专家指出,尽管通则已经明确要求食品包装上清楚标注各种原料含量,尤其是不利于健康的成分的含量,提醒消费者食用这种食品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保证其在知情的情况下做出理性的选择。但消费者也同样需要主动看、主动学习营养成分表,补上“不懂”的课,决不能抱着“吃个东西还要懂这么多”的消极心态去选择食品。
上海市商业流通中心首席研究员齐晓斋表示,消费者想要不被厂家的标注和夸大其词的广告“忽悠”,花心思、花时间学习“吃的知识”很有必要。监管部门也应加强食品知识的宣传,培养消费者对学习“吃的知识”的兴趣,引导消费者健康饮食。
范志红表示,消费者决不能因为一款食品标注反式脂肪酸为零或是宣称不含蔗糖就大量摄入。选择食品时不能只靠口感来选择,而要仔细研读食品外包装上的信息,综合考虑盐、糖、脂肪、添加剂等多方面的指标,同时结合品牌、价格等因素进行选购。“对于任何不利于健康的食品,无论其口感如何,都应自觉少买少吃。”
此外,专家还指出,消费者还可以通过营养标签的数值,针对自身身体所需购买食品、强化营养,减少健康隐患。尤其对于还处在发育期的少年儿童来说,应该食用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高血压患者应尽量选择钠含量低的食品,糖尿病患者要限制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品的摄入。
本文导航
- 3. 如何选购健康食品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