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曝光台 > “雪碧灼伤消费者食道”追踪

“雪碧灼伤消费者食道”追踪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2-08-01来源:中国网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今年5月28日晚,在福州某餐厅吃饭的林小姐在喝雪碧不久之后呕吐不止,经检查食道被轻微灼伤。经过医生初步诊断,林小姐喝下的是含氯的消毒水。

疑点追踪一:雪碧饮料为何变成次氯酸纳溶液?

致消费者林女士食道灼伤的“雪碧消毒液”成分究竟是什么?厦门可口可乐装瓶厂公共事务及传播部经理蓝女士告诉记者,事发后,其公司进行了严格自检,并将同批次雪碧产品送往福建省官方(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同批次雪碧产品均没有发现异常情况。

蓝经理称,问题雪碧样品检测结果成份为次氯酸纳溶液,这是一种类似巿售含氯的消毒水。

蓝经理强调,送检结果表明,这瓶问题雪碧完全不是雪碧产品,不含任何雪碧饮料的成分,就是一瓶氯酸纳溶液。

“次氯酸纳溶液”为何会出现在未开封的雪碧瓶子里?对此,蓝经理表示,“我们并不清楚”,次氯酸钠溶液此种化学成分不存在于雪碧产品生产线过程中,显示问题并非源自生产过程。她称,在其他市场曾经发生过个别的消费者同类投诉,查明的原因是有人将其他液体装入了饮料瓶中,他人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误饮。最后,她强调,“这只是推断”。

小编推荐:史上最大奖牌太坑爹 铜牌原材料仅值30人民币

疑点追踪二:“问题雪碧”从何而来?

记者注意到,事发餐厅相关负责人何女士表示,雪碧变成消毒水绝对和餐厅无关,餐厅从来不用消毒水。经检查,该瓶雪碧没有被工作人员开启过。

那么,这瓶“问题雪碧”从何而来?蓝经理表示,从其公司到该餐厅,其间有很多流通环节,没有办法查到底是在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事件发生后,其公司也及时彻底检查了有关仓库、批发商环节,并未发现异常。

蓝经理告诉记者,公司曾和消费者确认过饮用前瓶盖是否密封,但由于这瓶问题雪碧是林女士的朋友开启的,所以他们对此细节印象模糊。

疑点追踪三:消费者最终究竟得到怎样的赔偿?

记者问及有关赔偿事宜时候,蓝经理强调,由于并非源自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以是“基于人文关怀”,并非“赔偿”。她表示,公司与消费者及餐厅三方已于较早前达成共识,基于人文关怀为消费者早日康复提供了帮助。

当记者问及是以何种方式“人文关怀”时,蓝经理表示是现金的方式,但可能涉及消费者个人隐私,故不方便透露具体金额。

蓝经理表示,事发后,公司一直和消费者保持联系,目前林女士已经康复,已无大碍。记者提出欲向消费者求证此事,希望其提供消费者联系方式时,她称,消费者希望不再被媒体打扰,需先征得消费者同意后才可提供。

- 链接

“含氯水”风波

2012年4月17日,可口可乐经历一场“含氯水”风波。可口可乐(山西)饮料有限公司的员工爆料,称公司在管道改造中,将消毒用的含氯处理水误混入饮料中,涉及9批次、12万余箱可乐。涉及此事的可口可乐(山西)饮料有限公司停产整改,而涉事批次产品也可换可退。

本文导航
  • 2. 雪碧饮料含消毒液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本文关键词: 含氯水 雪碧 灼伤食道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