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曝光台 > 家乐福再玩“价格欺诈”

家乐福再玩“价格欺诈”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2-06-19来源:中国经济网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由于价签戏法,去年家乐福陷入了价格欺诈门,并为此受到国家发改委点名批评,一年刚过,缘何这一老毛病又再次复发?

“玩”文字“躲”责任?

昨日,《国际金融报》记者致电家乐福中国区公关总监廖雁欲了解详情。然而,对于记者的来电,廖雁表现得很惊讶,在了解记者的意图之后,她并没有切入正题,而是很警惕地反问记者是如何得到她的电话号码的。

在记者进行一番解释之后,廖雁表示,此事要具体询问武汉公司。不过她同时强调,此事与去年的“价签”事件性质并不相同,导致促销价比促销前价格还要高的原因在于,两次促销的时间太短,间隔时间没有超过7天。“这是个别门店的失误,是个案。”

随后,记者获得了一份《武汉汉福超市有限公司关于价格问题的声明》,该份声明称,公司高度重视市物价局通报批评的促销价格问题,并表示歉意,公司将立即针对在促销档期上的操作失误进行调查并严肃处理。

“上述说辞和解释显然是在搞文字游戏,家乐福欲借此钻法律的空子,这是家乐福不愿意正视自身责任的表现。”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王丹青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玩“价格游戏”似乎已经成为家乐福的拿手好戏,且手法多样。

2011年1月,家乐福因大玩“价签戏法”触怒了国家发改委。当时,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的通知指出,家乐福等超市涉嫌价格欺诈等行为,并已责成相关地方价格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罚款,或最高处以50万元罚款。之后,上海、长春、昆明、哈尔滨、长沙、深圳、武汉等地多家家乐福门店因阴阳价签问题被相关部门调查处罚,受罚金额超过500万元。

据媒体报道,当时家乐福的“价格门”不仅影响了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也让其公共关系负责人不堪重压,离职出走。

内控跟不上扩张

然而,事实证明,家乐福并没有由此吸取教训,一年之后重拾了“老把戏”还被逮了个正着。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价格欺诈,零供关系恶劣、假冒伪劣产品等也是家乐福常见的“病症”,这样的负面事件常见诸于报端。

长期研究零售业的北京商业干部管理学院院长杨谦认为家乐福之所以屡教不改,是由于国内对于企业不正当竞争的处罚太轻。“外部监管的松懈必然是自我监管的松懈,这导致了这些外资企业在欧美市场和中国市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同时也让这种‘价格游戏’成为业内的普遍现象。”

本文导航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本文关键词: 家乐福 价格欺诈 价签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