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曝光台 > 双汇自辩排骨“蛆虫”事件:这是一场阴谋

双汇自辩排骨“蛆虫”事件:这是一场阴谋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2-06-04来源:大河网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5月27日19点31分,消费者刘先生发布微博称用热水洗时,锅内水面上漂浮有几十只肉蛆,并呼吁消费者互相转告。微博发布后,中国网络电视台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很快,各类媒体相继转载、评论、报道,双汇身陷巨大漩涡。

【最新声明】

自辩“清白” 双汇称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继5月29日首发声明后,6月2日,双汇集团再发声明,证明自身清白。

涉事的双汇连锁店784号店销售的双汇冷鲜肉,是由双汇集团漯河屠宰场生产的。“我们的生产工艺链能证明:这批肉来自哪一头猪、谁饲养的、哪天收购的、屠宰后何日进入专卖店的。如果这批肉从生猪变成肉制品的时间仅仅数日,那么蛆虫是否有产生的条件?”刘金涛说,经查,该批产品出厂检验合格,5月26日用冷藏车配送到784号店,27日正常销售。产品配送交接、温度控制均有记录。

声明称:5月27日当天,784号店销售生鲜肉产品64.19公斤,其中:大肋排和脊骨两种产品共13.04公斤。该店当日顾客流量606人,其中有133名顾客购买双汇冷鲜肉产品,除刘先生外至今未接到其他顾客投诉。当天,刘先生端着锅去店内投诉时,店内负责人现场从同批产品中取下部分产品,用开水冲烫实验,骨汤较清,未发现异物。当天,共配送16家双汇连锁店,其余15家目前均未接到相关投诉。

5月31日和6月1日,郑州市工商局对784号双汇连锁店内销售的该批冷鲜肉产品,进行了封存抽样,目前正在检测中。“工商局对哪块产品抽样,我们也对哪块产品抽样。经过瘦肉精、重金属、微生物等10多个方面的高科技严检,没有发现任何问题。”谈及自己的检验检测结果,刘金涛说,“我们将通过法律途径,彻底解决此次事件。”

【真相如何】

是质量出了问题,还是一起恶意构陷事件?

我们拭目以待

消费者刘先生5月29日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表示,双汇声明中提到的赔偿数额他表示认同:“刚开始是要500元作为买排骨的金额10倍赔偿,后来到下午快四点了,我一家五六口人连午饭都没有吃,我要求1000元的精神损失费。”

刘先生告诉当日采访媒体,现在可以不要赔偿,只要双汇一个“诚意的道歉”。对于自己的工作,刘先生称是在一个企业做行政管理工作。

“一件事情,在短短一两天内如此大的扩散,不排除背后有推手。”刘金涛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在政府监管部门的检测结果出来后,我们将多方出击:请求警方以涉嫌损害商业信誉罪,对相关人员立案调查;请求工商、畜牧等相关部门介入调查,请求消费者和网友代表,全程监督这一事件的调查。”

刘金涛说,去年9月,一家电视台播出了《双汇瘦肉精火腿肠变身鸡鸭饲料》的假新闻后,许多网络视频迅速跟风,对双汇造成了不小损伤,双汇集团不得不选择向警方报案。采取法律手段后,这家电视台又播出了一期《双汇火腿肠不含瘦肉精》,主持人在节目中向双汇集团公开道歉。

刘金涛说:“我们遭遇过多起恶意攻击,这些网络攻击手段包括寻找网络写手,撰写攻击帖子,并在近百个论坛上发帖炒作,甚至通过制造事件构陷污蔑。”

“这起‘蛆虫’事件,有证据说明是一起构陷事件吗?”记者问。刘金涛表示,目前正在多方调查中,暂不便过多透露,将通过法律手段公布真相。

昨日,记者试图对话当事消费者刘先生,但多方联系未果。双方的立场为事件的结局留下悬念:是质量出了问题,还是一起恶意构陷事件?是一个人的偶然事件,还是一个团队的幕后推手?真相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导航
  • 2. 双汇称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本文关键词: 蛆虫门 食品安全 双汇排骨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