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换不退 坚称产品安全不赔偿
看来,可口可乐公司看来是以退为进,并善于察言观色。在社会的舆论压力下,5月2日,可口可乐(山西)饮料有限公司再次发表正式书面声明。
声明同意用最新出厂的产品为客户和消费者换回所有2月4日-8日期间该厂生产的产品,所有换回的产品以及库存的同批次产品将会被销毁。但同时该份声明中还再次强调:“上述相关批次产品符合国家和国际相关标准,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既然产品无害,为什么要召回并销毁?很难说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既然召回,赔偿消费者不是理所应当的吗?从头至尾,可口可乐的态度就一直别别扭扭、拖拖拉拉,似乎满腔委屈,可是在调查前删除工作记录倒很干脆、利落。
欲盖弥彰 调查前删除工作记录
不难发现,可口可乐的所有声明里都不厌其烦地一再强调“产品符合国家和国际相关标准,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如此看来,倒是消费者对饮料中含氯大惊小怪,甚至小题大做了?
然而事实却是,山西质监局成立的调查组入驻“可口可乐山西”后发现,该公司以维修电脑为由删除了2月4日到2月8日期间部分相关生产记录和全部的电子工作邮件,关键证人也已带薪休假。
既然产品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既然即便含氯也对人体无害,可口可乐此举又为哪般?如此遮遮掩掩,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是做贼心虚、欲盖弥彰。
不以为然 骨子里透出一股傲慢
“含氯门”发展至今,可口可乐始终不以为然,没有主动正视问题,提出妥善的解决办法,骨子里透露出一股傲慢。事实上,这比可口可乐里面含氯更为严重。
要知道,一个对公众负责的企业,一个视产品质量为生命的企业,一个骨子里流着道德血液的企业,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相反,一个步步拖延、草率对待问题产品的企业,消费者凭什么相信你?今天含氯,明天又会含什么?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又该拿什么来保障?
其实,不独可口可乐,洋品牌“南橘北枳”的现象已屡见不鲜,如近日曝出的立顿茶叶里农药超标等事件,一些世界知名品牌的企业往往在本国循规蹈矩、遵纪守法,一到中国就改头换面、问题百出。莫非是中国的监管环境给了他们傲慢无礼的机会?是中国的违法成本过于低廉,不足以让其有所忌惮?不管怎样,他们在中国打食品安全太极,危害中国老百姓的生命健康,监管部门不能再坐视不理了。
- 2. 可口可乐被指流淌着氯的血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