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向消费者澄清“基酒”和“散酒”概念。
笔者在相关媒体上看到有报道将“基酒”与“散酒”概念混淆视听,因此酒企拒不承认购进任何“散酒”和“基酒”,并不是明智之举,既然真相已经被暗访,辩白是苍白无力的,在当前全国食品安全堪忧的大环境下,消费者往往更相信媒体的报道。购进“基酒”并不会毁了洋河,因为“基酒”是酿酒的原材料,是安全的,是行业公开的秘密,何况洋河也承认购过五粮液的基酒,但对于“散酒”,尤其小酒厂的散酒,消费者感觉是加工过的低档成品酒,然后贴上洋河的牌子销售,这对洋河品牌的打击是致命
2、洋河应该给消费者一个“高价产品”的理由。
目前,洋河的一些中高端系列产品在300-2000元不等,洋河销售的高档产品中,是否有用购进的“低价基酒”勾兑的?洋河要给消费者一个“高价品牌”的理由,如果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就是企业不诚信,就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这对洋河的市场开拓和巩固绝对是“伤不起”的。
“散酒门”对洋河及白酒行业未来的影响
洋河“散酒门”事件或将称为“2012中国白酒年度新闻大事”之一,这一事件再次说明,食品安全、诚信经营依然是全行业的头等大事。民以食为天,当前,每一个企业都要时刻牢记“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这句话,来不得半点偷梁换柱和投机取巧。尤其是大企业,更要肩负起对广大消费者负责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2008年的“三鹿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至今还在我们耳畔回响,这个事件对我国奶业的打击是沉重的,甚至使国家形象都受到影响,这个教训是深刻的。尽管洋河“散酒门”还没有达到“三聚氰胺事件”那样严重,但是,无疑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和影响是不利的。
白酒作为具有悠久历史我文化和独特酿造工艺的民族传统产业,与重要、茶叶、瓷器一道被称为中国的国粹。今年以来,白酒行业始终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甚至是如履薄冰,白酒行业要想健康、持续的发展,关键是白酒大企业门的自律、自省、担当和维护,而不是隐瞒和遮掩。
当前,洋河需要做的是公布事件真相,给消费者一个真实的洋河。
我们期待着。
- 2. 散酒贴牌内幕 洋河“散酒”浮出水面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