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曝光台 > 立顿茶农药残留超标调查:曾瞒报稀土超标3个月

立顿茶农药残留超标调查:曾瞒报稀土超标3个月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2-05-02来源:新华网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近日,一环保组织发布报告称,全球销量最大的茶叶品牌立顿在中国销售的红茶、绿茶、茉莉花茶和铁观音袋泡茶,被检出17种农药残留。报告显示,农药残留量虽然符合中国国标,但其中7种未被欧盟批准使用,1种超过欧盟限值,立顿涉嫌在中欧设双重标准。

“立顿”超标有“前科” “国际名茶”实为“大路茶”

尽管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表声明称,经过严格对照国家标准GB26130—2010《食品中百草枯等54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等标准后发现,此次发布的报告中检测的“立顿”茶样品全部符合国家标准。然而,声称自己“一贯坚持高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立顿”真的就是乖孩子?

2011年8月5日,国家质检总局下发通知称,“立顿”铁观音袋泡茶产品稀土含量超标,产品不合格,然而,联合利华却将检测结果隐瞒三个月之久,直到当年11月国家质检总局再次发布公告后,联合利华才发布相关声明,回应“已于当月全部回收了该批次产品并已全部销毁”。

盛产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名茶的皖南,是“立顿”的原茶供应地之一。然而,与在春季采摘鲜叶芽头制作而成的名茶不一样的是,当地茶企销售给联合利华的粗制茶叶,俗称为“大路茶”,即夏、秋季采制的茶叶。

“联合利华收购价格偏低,每公斤仅20元左右。”一家仍在向联合利华供货的茶企的总经理告诉记者,“图的是量比较大。”此外,由于联合利华制作的袋泡茶是“粉碎”之后的茶叶,对鲜叶的嫩度等要求不高。

记者调查发现,用这样“大路茶”制成袋泡茶,控制农药残留有“先天性的难度”。夏、秋是茶叶虫害主要发生期,也是施药防治的重点时期。尽管目前大力推广低毒生物农药,但由于生物农药的作用机理是破坏害虫的消化道和中枢神经使之慢性中毒死亡,施药后数天才能见效,所以,当虫害高峰期时,不少茶农还是不得不选用强效农药杀虫。

中欧国标“打架” 中国消费者就该吃“哑巴亏”?

多位专家认为,“农药残留”和“农药超标”是两个概念,不可混为一谈,“残留”是难以完全避免的,残留到何种水平才是问题的关键。然而,让联合利华反驳得“底气十足”的重要原因是这一报告对照的标准并非我国现行国标,而是欧盟标准。中欧国标“打架”,中国消费者就该吃“哑巴亏”?

记者调查显示,和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现行茶叶卫生标准中农药残留限量指标偏低,涉及农药种类过少,且未将茶园禁用农药限量指标列入其中。在登记允许使用的600多种农药中,只有不到30种农药有针对茶叶的残留标准。比如,按照现行国标,噻嗪酮的最大残留限量为10mg/kg,以此标准来衡量,噻嗪酮残留含量最高的“立顿”茉莉花茶为0.3mg/kg,农药残留未超标。但是,若依据欧盟标准,噻嗪酮含量已经远远超标,欧盟对这一农药残留的最大限量定为0.05mg/kg。

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环境资源委员会副主任沈建华认为,我国现行与茶叶MRL(最大残留限量水平)相关的标准,整体架构体系不明确,不少标准散布在不同年代颁布的不同的标准文件中,有些标准还“互相打架”。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标准和国际上尤其是主要茶叶进口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在控制水平和品种覆盖面上都有距离。

“尽管欧盟标准的农药MRL在总体上数值最低,也就是就是控制最严,但从科学性来说,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MRL,是基于风险分析原理根据残留数据和毒理学数据制定的,更加科学、合理。”沈建华认为,对标准要认真对待,但也要科学看待。

舆论认为,中国国标的宽松,为“立顿”的农药残留提供了“理所应当”的借口,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企业“不求上进”与“固步自封”的保护伞。国家应从茶叶的种植到制作、包装储存等环节,建立严格的质量规程予以规范保障,不可让不法企业钻了空子。

本文导航
  • 2. 立顿茶农药残留超标调查:曾瞒报稀土超标3个月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本文关键词: 立顿茶 农药残留 稀土超标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