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农药在土里
消失需要60年
———不用不等于检不出来
“那如何解释在环保组织的送检样本中,检出了国家已禁用的农药?脱离了具体的量来讨论是不可取的,这就是我们和该组织的分歧之处。”这位负责人说,关键是要看量。他举例说,像被检出的DDT和666这些农药已经禁用多时,但国际上普遍认为它们要从土里消失需要约60年的时间。
“所以说禁止使用不等于检不出来。”这位负责人说,不应以检出作为判定不合格的标准,因为现在科技能让极其微量的物质都能检出,关键是控制量到最小。综合
背后 “两套标准”之争
在中国是合格的到欧洲就是不合格的
昨日,记者注意到,报告中立顿的所有指标确实都没有超出国标限值,有些甚至远远低于国标的限制规定。
但是作为下结论的依据,该环保组织多次引用的是“欧盟标准”,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国标准太宽泛
该环保组织的项目主任王婧对记者表示,中国对茶叶的残留限制规定比较少,在登记允许使用的600多种农药中,只有不到30种农药有针对茶叶的残留标准。具体到立顿的这次检测,17种检出农药中,仅有3种农药有针对茶叶的残留标准。
王婧称,尽管立顿样品中所检出的农药残留远低于国标,但按照规定项目更加详细、标准更严格的欧盟标准,还是有不少项目超标。
王婧进一步认为,中国关于茶叶的农药残留标准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有些标准已经过时了,例如剧毒灭多威,国家的规定标准是3毫克/千克,而欧盟的标准是0.1。”再例如,在立顿绿茶中检测出来的农药噻嗪酮0.08毫克/千克,已经超过欧盟的限值0.05毫克/千克,但仍远低于中国的国标10毫克/千克。“也就是说,这种产品拿到欧洲去检测是不合格的。”王婧说,“立顿在农药残留方面有双重标准, 在中国销售的红茶产品拿到欧洲区也是不合格的, 这样对于中国的消费者是不负责的。”
茶叶协会不同意该结论
不过,记者也发现,业内对于该组织的主张乃至结论并不尽赞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早前透过一份通报质疑,该环保组织把“农药残留”和“农药超标”概念混淆,引发茶叶消费恐慌。但对于这种说法,也有一些网友“不领情”:“行业协会都是自己人, 当然帮自己人说话啦。”
- 1. 立顿茶包疑含17种禁用农药
- 2. 立顿茶包疑含17种禁用农药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