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加工 拆纸杯模板竟用锤子砸
工人不知QS标志啥意思
4月14日,记者第一天的工作开始,要做的是该纸杯厂整个制作过程的第一道工序:模切。也就是把已经印刷好的淋膜纸切割成扇形,用来制作纸杯。
纸杯厂只有一台模切设备,叫做平压压痕切线机。上班之后,巩女士让记者跟着工人黄师傅来学习操作这台机器。“这个活就需要熟练,干熟了,速度也就快了 ,干的活才能多。”说完,黄师傅就给记者演示了一遍。他从旁边的桌子上拿起三张淋膜纸,放进机器里,大约两三秒种后,大张的淋膜纸上就出现了压痕,黄师傅就将纸张放到一边,继续进行模切,如此周而复始。
不过,记者在一旁观摩发现,纸杯还没开始加工 ,每张淋膜纸上都已经印好了“ QS”标志。一位正在给纸杯点数目的女工人告诉记者,厂里制作纸杯所用的纸张都是从别的村里直接进货,到厂里时已经印刷完毕,也包括“QS”标志。“我也不知道这个是干啥用的,反正都印好了,提前印上去也省得咱们费事。”这位女工说,“我们只管做杯子就行了。”
纸杯模板先用锤子砸
随后,记者又跟黄师傅攀谈了起来。他告诉记者,自己来这家纸杯厂工作一年多了,一直干模切。“这个机器很危险,不能走神,一个不小心可能就得受伤。”黄师傅说起模切机器时,一脸严肃。“你前边还有一个学徒工,姓侯,他现在也不太熟练。像我干模切是把机器调到连续上,这样干活快,但是小侯只能用单切,虽然慢点但是安全。”
说完,黄师傅就给记者安排了个活。“你先干拆纸吧,跟着小侯,模切机器没有两三个月很难熟练,这个不急。”
淋膜纸经过平压压痕切线机之后,纸张表面就会出现切痕,而所谓拆纸,就是根据这些切痕,把整张纸拆成一个个扇形来做纸杯。小侯年纪也不大,黄师傅上机器,他来拆纸。记者看到,小侯把纸张搬到地上后,首先抡起了锤子,对着即将做成纸杯的原材料一下下地砸了下去。小侯把锤子上包着黄色的胶带,对着纸杯纸正面、反面来回敲了十余下,就随手放在地上,等下一批纸需要拆时,就直接从地上拿起来继续砸。
小侯解释说,纸张虽然经过了模切机器,但只是出现切痕,要拆下来还是得费点劲。“这些纸结实,用锤子砸一砸,咱们能省点劲。”他笑着说,又拆下了一摞扇形纸本纸,随手放在地上,积攒多了后一起放到纸箱里。
- 3. 纸杯厂被曝增白剂随意加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