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面浸泡数周不烂
昨日的投诉现场,食品安全仍是市民关注的热点,广州市工商局食品处的工作人员应接不暇。今年春节前,胡先生在珠光路购买两箱方便面,每箱35元,“回家煮熟后吃起来特别爽口”,胡先生表示,与平时食用方便面的口感不同,因此怀疑是含有添加剂的问题产品。据他回忆,他当时在家里做了一个试验,将该方便面放水里浸泡一个月后发现问题面仍然完好,没有出现腐烂的现象。
家住荔湾区龙津西路的刘小姐,去年6月底在广州一家超市购买了一罐5升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昨日她带着半瓶白色凝固的食用油来到广州工商食品处的摊位。该罐食用油的标签说明显示,生产日期为2011年6月2日,保质期为18个月。刘小姐告诉记者,用了一个多月后就发现食用油出现不明白色絮状物,到了10月份剩下的半罐食用油便开始凝固成白色块状。记者昨日现场打开瓶盖闻了一下,该瓶问题食用油散发出一阵阵异味。
老熟人区伯
呛物价局和自来水公司
在昨日的活动现场,区伯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今天是全国3·15消费者维权日,我在这里以消费者的名义,请求市消委会介入水价调整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当天上午,区伯举着木牌在活动现场诉市物价局组织的水价听证会不合程序。在活动现场,区伯还带来了笔记本征集签名。“要让他们(市物价局)听听到底什么是市民的心声”,据统计,有至少105人签名。
市物价局一女工作人员特地跑到区伯身边邀请其到市物价局摊位前反映意见,但区伯对此并不买账。
在询问了现场工作人员后,区伯来到市工商局法规处摊位前。“我是来投诉广州市自来水公司的,他们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记录啊记录啊,怎么没有记录呢?”当看到接待自己的工作人员只是听他投诉却并未记录时,区伯明显提高了自己的声音,直到该工作人员从别处取来投诉意见表认真记录时,他才缓和了自己的情绪。
广州市工商局法规处相关负责人当场回应称,因为区伯的投诉暂时还未涉及到具体损害,因此主要还是和物价部门进行协商沟通,“我们会在15个工作日内给出回复”。该负责人坦言,也只能是和物价部门进行沟通。
职业打假人
送伞望工商不当保护伞
昨日,有职业打假人之称的张波也来到咨询现场,向工商部门举报两宗假冒伪劣产品,此外,还打算向工商部门赠送10张极具讽刺意味的奖状以及一把雨伞,不过被工作人员当场拒绝。张波表示,送伞寓意在今年“三打两建”工作中,希望工商部门不能充当黑心商家的保护伞。张波告诉记者,去年3月至年底,一共向广州工商部门举报142宗投诉案件。他还表示,自己受聘于佛山某商场的顾问,自己还开了一家网店,主要以此谋生,并非通过职业打假来“勒索”商家,而是一名热心公益维权人士。
广州市工商局法规处相关负责人昨日现场表示,2008年起,职业打假人开始迅速发展,目前广州约有几十名职业打假人,仅去年广州工商接到职业打假人的举报就有1000多宗,其中举报的问题集中在商品的不合格标签上。不过,他们大部分人是为了一己私利,借此来赚钱。该负责人透露,其中职业打假人张波去年在工商部门投诉就多达200宗。
- 2. 金龙鱼食用油被曝保质期内成凝固块状物 有异味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