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伟光(上海)木材有限公司合约管理部总经理胡娅对媒体表示,公司对成品都会进行检测,有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就有很多检验,一直到出库,包括到客户那边还要检测,并可以提供合格的检测报告。
但是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涉毒”的安信地板极有可能是特供产品。而且在装饰装修行业一直存在一个“潜规则”:也就是业内所说的“A货”和“B货”的问题。“A货”一般在流通领域,价格都比较高,“B货”则一般都是特供产品。因为房地产商的需求量比较大,而且会将地板供应商的价格压得很低。因此,为了获取利润,地板商只能在供货质量上想办法,和超市里销售的同样品牌、同样规格的地板,可能外表上没有什么区别,但在用料上和做工上可能不一样,这就是“B货”。
假设房地产商对外宣称一套精装房的装修标准是2000元/平方米,若根据市场上各种材料的价格计算,这个装修标准,开发商不赚钱甚至还会赔钱,但事实上,装修却是开发商赚钱的一个大地方 ,原因就在“A货”与“B货”的区别。在中国的房地产业,这种情况大家已经心照不宣。
监管不力是根源
“安信地板甲醛超标事件”还没有最终定论,一切还要等待相关部门的鉴定。但类似于这样的行业“潜规则”,如今在国内却大行其道。
在一些市场人士看来,这些行业“潜规则”的盛行,根本原因还在于监管、惩罚不到位。
以“安信地板甲醛超标”事件为例,国家颁布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的强制性标准》明确指出,实木复合地板用干燥器法测定的E1级最高限量为≤1.5mg/L。近年来适应人们对环保的高要求,地板行业内推出了甲醛释放最高限量为≤0.5mg/L的E0级环保地板。
虽然国家出台的这个标准也是强制性标准,但实际上,按照标准生产的厂家得不到奖励,一些不按标准执行的厂家也没有受到惩罚,有些厂家为了应付检查,送检的样本和上市销售的实物并不相同。而质监、工商等主管部门分别监管从产到销的不同环节,难以迅速确定问题发生的环节,有效治理。而且互相“推诿”情况严重,这都让一些行业“潜规则”大行其道。
- 2. 毒地板曝开发商特供潜规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