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泊尔:产品重金属符合标准
记者了解到,央视报道中苏泊尔炊具“锰超标”的依据是新的《国家冷轧板材标准》。报道中,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不锈钢分会信息主管宋锦华强调,不锈钢食具容器锰含量应小于等于2个单位。而黑龙江省五金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的检测发现苏泊尔产品锰含量约为9个单位,也就是说比国家标准高出近4倍。
央视报道次日,也就是昨天上午,苏泊尔公司迅速做出回应,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致苏泊尔的消费者》,表示所有产品重金属含量符合标准。
记者于昨天下午联系上了苏泊尔公司新闻中心相关负责人,她表明苏泊尔不锈钢炊具产品经历多次国家权威机构检测,各项重金属析出量均符合国家标准中卫生理化指标的要求,产品卫生安全。
对于央视报道的锰超标,相关负责人表示不存在这问题。理由是卫生部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不锈钢制品》知识问答中曾明确指出“国外关于不锈钢食具容器有关锰的限定规定,除个别国家外,其他国际组织和相关国家未对锰的析出量做出规定”。据悉,目前发达国家仅意大利有锰析出量的限定标准。
该负责人说,“我国目前尚未制定关于锰析出量的相关标准。本着对消费者认真负责的态度,我们曾于2011年10月24日委托德国检测机构TUV SUD PSB上海实验室,参照意大利标准对采用相同材质的产品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被检产品锰析出量低于0.05mg/kg,符合意大利标准中关于锰析出量的要求。”
昨天下午,记者从浙江质监部门了解到,他们已经向苏泊尔公司了解了情况,并已经着手采样检验。
医学专家:临床锰中毒比较少见
说到“锰中毒”,浙江省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张爱珍明确表示还是第一次听说,并对这种说法持怀疑态度。
张爱珍介绍说,“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规定,成人锰适宜摄入量为3.5mg/天,最高可耐受摄入量为10mg/天。”
张爱珍进一步解释说,“在日常的食物中,麦类、豆类、生姜、香菇、紫菜都是含有锰的食物,而因为人体本身对锰的需求量有限,所以每天通过食物摄入的锰已经足够满足人体的需要。”
浙江省中毒急救与防治中心就设在浙医一院,浙医一院中毒急救防治专家陈作冰博士在这方面有着多年的临床经验。
据陈作冰介绍,锰中毒主要有两种途径,一个是通过消化道中毒,大都是慢性中毒;另一个是通过呼吸道中毒,大都是急性中毒。“像电焊工、油漆工等,如果防护不到位,易导致口腔吸入锰中毒,临床表现为肚子疼,痰呈粉红色状;相比较通过消化道,是人在饮食中摄入并慢慢在内脏中积累,最后堆积到小脑,导致手脚发麻等症状。”
陈作冰认为,从理论上讲,如果不锈钢锅含有过量的锰,是会被人体吸收并产生危害,但因为它属于慢性中毒,很难确认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截至目前,还没有听说临床有确诊是不锈钢锅导致消费者锰中毒的病例。”
- 2. 苏泊尔炊具被曝锰超标 浙江质监部门已介入检验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