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大众健康 > 传染性不强,危害性颇大 不容小觑的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

传染性不强,危害性颇大 不容小觑的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21-03-03来源: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每年冬春之交,正是万物苏醒之时,同时也是很多细菌病毒的活跃季,例如香港时代医疗今天介绍的主角“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传染性低

每年冬春之交,正是万物苏醒之时,同时也是很多细菌病毒的活跃季,例如香港时代医疗今天介绍的主角“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传染性低于麻疹和水痘,但危害性不低,严重时可引起脑炎、脑膜炎、听力损失、卵巢炎、睾丸炎等并发症,也有专家指出流行性腮腺炎引发睾丸炎后可能会增加男性不育发生的几率。

 

传染性不强,危害性颇大 不容小觑的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

 

吃货们最怕的疾病——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mumps),简称流腮,俗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会感到腮腺肿痛,尤其是张嘴或吃东西时更是让人痛不欲生,很多曾有此经历的吃货回想当初都会有种“毛骨悚然”之感。

流行性腮腺炎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人群普遍容易感染,一般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流行性腮腺炎前驱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重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7-10天消退。

流行性腮腺炎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由于流腮是由病毒引起的,故抗生素治疗无效。另外,流行性腮腺炎属于终身免疫性疾病,一般患过一次不会再患第二次,但这并代表不会复发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一般预后良好,但护理不当或高危人群容易引发严重并发症。

传染性不强,但危害性颇大

虽然流行性腮腺炎本身并不严重,但少数情况下仍有机会引发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

1. 脑炎、脑膜炎

这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流腮并发症,可发生于腮腺肿大前6-7天至腮腺肿后2周,大多在腮腺肿后1周内出现。

具体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脑脊液改变等,与其他病毒性脑炎相似的症状。预后大多良好,少有后遗症。

2. 睾丸炎

有看过港剧《on call 36小时》的朋友应该还记得,女二美雪的继父因为腮腺炎并发睾丸炎导致不育的剧情吗?

事实上,这种情况的确会发生且多数出现青春期的男孩身上,不过多为单侧睾丸炎,对生育不会有太大影响。

如果是双侧睾丸炎,有可能会导致男性不育,但情况较少见。

3. 卵巢炎

约5%-7%的青春期女孩可并发卵巢炎,但一般不影响生育。

4. 胰腺炎

常发生在腮腺肿大数日后,表现为上腹部剧痛和触痛,伴发热、寒战、恶心、反复呕吐等,严重急性腮腺炎较少见。

5. 其他并发症

心肌炎较常见。

小朋友患上流行腮腺炎怎么办?

对症治疗

刚才我们说到,目前并没有任何特效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只能对症治疗。

治疗情况一般分为两种:

1. 高热:给以退热剂或物理降温。

一般孩子体温未达38.5℃时,且精神状态好,可采取物理降温,如多补充液体、通过自然出汗、排尿带走身体热量;也可提高室内温度,适当减少孩子衣物,帮助身体散热。

若孩子体温超过38.5℃(有热性惊厥史的宝宝为38℃),或精神状态不好,可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2. 急性期:注意休息,多饮水,防止出现脱水问题;加强口腔护理,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饮食要清淡,给孩子准备软烂好嚼的食物,避免酸性和辛辣食物摄入。

如何预防小朋友患上流行性腮腺炎?

虽然流行性腮腺炎不是什么大病,但它可能造成的并发症不容小觑,所以加强预防仍然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接种含流腮成分的疫苗是预防流腮的有效措施。

目前含流腮成分的疫苗主要有流行性腮腺炎疫苗、麻腮风疫苗四痘混合疫苗等。

2020年卫健委针对儿童疫苗接种做出新的改动,原本麻腮风疫苗属于国家免疫规划第二类疫苗,现调整为一类疫苗,并替代原8月龄接种的麻疹疫苗,变成8、18月龄分别接种1针麻腮风疫苗。

其次,如果家中有腮腺炎患者需进行隔离,直到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为止。如果孩子曾接触腮腺炎患者,5天内可注射特异性高价免疫球蛋白,作预防之用。

* 一般的丙种球蛋白对本病无预防作用。

最后,别忘记,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出门注意给孩子佩戴口罩、勤洗手、多锻炼等常规操作。

香港时代医疗(medtimes.com.hk)提供各类儿童疫苗接种计划,家长可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儿童疫苗接种计划,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以达到预防疾病发生的目的。

 

传染性不强,危害性颇大 不容小觑的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本文关键词: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