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位广西的患者千里迢迢跑到广东找彭林看病。排了两个星期的队之后,患者终于见到了彭林。但彭林跟患者交流的时间还不到两分钟——因为需要做一项检查,患者不得不再次去排队。这一排,又是一个星期。等到终于把病情确诊了,还要再排队等手术……
就这样,为了等各种通知,这位广西的患者竟然在医院附近住了一个多月的旅店。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彭林,这位36岁就获得正高职称、中国三甲医院史上最年轻的主任医师决定,要为患者创造真正的便利,也让医生们可以专心看病而不再身陷各种医务琐事之中。
不过,传统的医疗体制让彭林的想法很难付诸实践。直到2013年,国家放开医生多点执业,才让彭林看到了机会。

初衷只是创造方便,结果做成了平台
彭林的最初的想法,是通过一个名叫“医小助”的手机wap页面,随时告知患者何时就诊,这样就可以使患者节省大量等待的时间。
2013年,国家允许医生多点执业以后,彭林受到滴滴打车等共享平台的启发,决心在医疗行业也来一次“共享经济”的尝试。
在“医和你”(www.yiheni.cn)的官网首页,20多个常见医学专科的80余位医生开设了预约专栏。患者可以将自己在任何县级以上医院进行仪器检查的结果上传给自己预约的医生,再通过“医小助”的提示,获知医生的反馈和下一步的诊疗安排。
彭林对“医小助”的期待不仅仅是一个在线诊疗助手的角色。按照他的设想,“医小助”将成为集人工与AI(人工智能)于一身的“初诊医师”——对于常见疾病和咨询,由AI负责解答。在未来,“医小助”还将承担起“家庭健康档案”的大数据管理工作。为此,彭林专门聘请了曾供职于微信团队的工程师,专门负责“医小助”的后续研发。此外,他还委托专人对“医小助”的人工团队进行培训和管理。
“医和你”是彭林联合另外两位投资人,共同出资2000万人民币打造的O2O医疗平台。由官网和自营的线下医疗机构组成。其中,线下医疗机构占地1300平方米。2016年4月开业以来,已诊治患者1300余位,光手术就做了300多台。
“我们同时创下了手术成功率100%和术后并发症为零这两项纪录”,彭林自豪地说。


公众号单篇阅读400万,3000粉丝成志愿者
不会圈粉的医生不是好的创业者。另一件让彭林感到自豪的事,就是他的自媒体“医和你守护甲状腺”迄今已经吸引到10万多粉丝的关注,单篇文章阅读量突破400万。
2008年,彭林就开始在某个在线医疗平台发表科普文章,同时回答患者咨询。2015年,“医和你守护甲状腺”微信公众号开通。公众号中的内容,一部分来自于彭林多年来在线答疑的积累,另一部分来自于“医小助”收集到的患者咨询。萌萌的漫画配上通俗易懂的文字,将甲状腺疾病的科普知识通过图文呈现给受众,很多文章的阅读量都达到了100000+。
值得一提的是,已经有3000多粉丝从单纯的接收信息转变为志愿者,利用从公众号里学到的知识去帮助其他的患者。
今年1月,“医和你”O2O医疗平台首次实现了月度运营收支持平。更让彭林充满信心的是,从2016年的7月开始,即使不打任何广告,平台也能获得同样规模的增长。
谈到未来可能面对的竞争,彭林显得很坦然,“我们的玩法是透明的,但我们不怕抄袭,只要我们始终保持领先一步就行了”。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