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不知情 大多放在奶粉旁
昨日记者在养生堂官方网站上看到,早于2012年9月该公司就发布公告,辩称该产品归属于“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包括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制品)以及糖果”,不是“婴幼儿食品”,在本品中使用新资源食品“乳矿物盐”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还提供了浙江省相关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
尽管商家辩称该产品不属于婴幼儿食品,但记者调查发现,在大连多个超市中,该产品均摆放在婴幼儿食品柜台内,紧挨着婴幼儿奶粉和辅食,不少家长受误导购买给孩子食用。
“这产品不是给婴儿补钙吃的吗?”昨日在西岗区一家超市中,市民张女士特地给两岁半的儿子买了一盒该产品,“孩子喜欢吃甜的东西,这个能补钙,比钙片好吃,所以我经常买给儿子。 ”张女士说,她很信任养生堂的产品,尽管价格不菲,一盒糖果要40多元钱。
记者看到该款产品外包装设计成卡通形象,在营养成分表中标注钙含量在25%,同时在外包装上也有多处关于钙方面的介绍。“如果不是婴幼儿食品,为啥放在奶粉柜台里。 ”张女士得知该产品含有两种婴幼儿不应食用的成分后,感到十分气愤,“起码要在产品说明上标注一下。 ”张女士认为,商家有误导消费者之嫌。
而在几家超市里,记者询问多位营业员,他们对此事并不了解。“一般婴幼儿食品都放在这个柜台。这个应该是婴幼儿食品吧?一直是这么分类的。 ”一位营业员说。
专家说法
两种成分纯天然但不适于婴幼儿
昨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到大连工业大学食品专家农绍庄,他表示,乳矿物盐和菊粉是国家新增的新资源食品,而且均是纯天然提纯成分,本身品质都比较好,一般产品都有益人体健康。
“但是这两种成分不应该作为婴幼儿食品的添加剂成分。 ”农绍庄认为,糖果并不属于婴幼儿食品,尤其对哺乳期的婴幼儿可能产生一定影响。
农绍庄建议,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可以查询该产品的生产许可证号,也就是12位QS认证号码,号码的前四位数字是生产地的代码,后四位是企业代码。而中间四位是产品代码,在网络中查询产品代码便可确定产品性质。按照这种方法,记者查询到养生堂该款产品并非婴幼儿食品,而是糖果类制品。
- 2. 乳矿物盐和菊粉属纯天然但不适合婴幼儿
-
相关阅读